从8月31号开始,中方即将启动一连4天的主场活动。不过今天出现了一个新状况,那就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临时取消了他的访华行程,不会出席上合峰会和9·3。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际上,普拉博沃决定放弃访华,与其国内的动荡局势密切相关。这几年印尼的总体经济形势并不算太好,人均GDP目前也只有5000美元。再加上目前特朗普仍对印尼征收19%的对等关税,更是恶化了印尼的经济发展前景,强化了印尼民众对于普拉博沃的不满。 其实仔细梳理就能发现,普拉博沃决定放弃访华,和印尼国内的动荡局势有着密切关系。先说说印尼的经济状况,这几年整体形势并不算好。2023 年印尼的 GDP 总量约为 1.3 万亿美元,人均 GDP 只有 5000 美元左右,这个水平在东南亚国家中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 而且印尼的经济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仍是主要产业,制造业附加值不高,大量年轻人面临就业难题。2024 年第一季度,印尼的失业率达到了 6.2%,尤其是在雅加达、万隆等大城市,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临时或低薪岗位,民众对于经济现状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此前对印尼征收的 19% 对等关税,至今仍未取消。这对印尼的出口行业打击不小,印尼主要出口的棕榈油、橡胶、纺织品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以棕榈油为例,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原本是印尼棕榈油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征收高关税后,印尼棕榈油在美国的销量减少了 30% 以上,大量棕榈油加工企业面临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不少企业甚至被迫裁员。这不仅影响了相关行业从业者的收入,也进一步恶化了印尼的经济发展前景,让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 今年以来,印尼国内已经发生了多起民众抗议活动。3 月份,雅加达有数千名民众聚集在总统府附近,抗议物价上涨和失业率高企,要求政府出台更多刺激经济、保障就业的政策;5 月份,棉兰、泗水等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抗议活动,部分抗议者还与警方发生了轻微冲突。 这些抗议活动虽然最终都得到了平息,但也反映出民众对普拉博沃政府的信任度在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普拉博沃如果此时离开印尼前往中国参加活动,很可能会被反对者指责 “不顾国内民生”,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影响政府的执政稳定性。 另外,印尼近期还面临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6 月份以来,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先后遭遇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数十人伤亡,大量房屋和农田被损毁。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普拉博沃作为总统,需要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这也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难以抽身前往中国参加活动。 中方对于普拉博沃取消访华行程表示理解,双方已经通过外交渠道沟通,约定后续将通过其他方式保持高层交往,推进两国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