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们对德州有信心”

□本报记者张海峰贺莹莹

8月28日,德州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聚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实产业链推进机制,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德州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各部门负责人与60余位民营企业家、产业链链主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解难题、谋良策。

民营经济是德州市的“顶梁柱”。今年前7个月,全市规上民营企业营收2259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50亿元,均占全市的77%。当前,经济承压运行,一些民营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导致的出口压力增大以及市场“内卷”加剧、盈利空间压缩等挑战。此时召开这样一次推进会,可谓恰逢其时。

“市委、市政府真心实意帮我们纾困解难,赋能增效,保驾护航,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如沐春风,暖在心头。”东海集团董事长魏建国说。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地区总经理王素生说,挑战不小,机遇更大,今年公司目标实现预焙阳极销量350万吨,将进一步优化海外产能与全球采购布局。山东虎家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大伟介绍,7月份,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9260万元,比6月份提升了近40%;公司上新扩产的调料车间,预计9月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我们对德州有信心!”张大伟说。

会上,民营企业家们没有过多客套,直接摆问题、提建议。德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洋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由于政策变化等特殊原因导致的资金汇兑障碍问题;欧瑞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燕呼吁,帮助协调对接省内龙头企业,实现“本地产、本地配”;德百集团董事长杨维星建议,设立大健康产业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桑黄深加工技术攻关和产学研转化……

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洪利介绍,近期,按照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安排,确定了市级首批100家急需支持的重点企业,共征集梳理企业诉求160余条,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将分类施策,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形成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降本增效、破解融资难题、助力转型发展等六大类精准解决方案。尤其是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要第一时间传达到企业,按照“直达快享”要求,把政策落细、落实。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孙洪魁介绍,全局组建了12支“亲清服务团”,每周安排走访140余家企业,确保年底前走访完23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面对面征求企业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按“县(市、区)认领解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调解决、报告市领导牵头解决”三个层面有效有序解决问题,形成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626家,梳理问题建议252个,解决落实81个。

民营企业是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11条标志性产业链是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主阵地。德州市以“链长+链主+链服”三级推进体系,构建起德州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德州市委政法委聚焦法治保障,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机制,已选派260名优秀律师为11条标志性产业链提供“一链一顾问”服务;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逐链、逐企、逐阶、逐项”的办法,持续推动企业开展好绿色转型、智转数改、专精特新、研发平台等工作,做好企业“实力画像”,按“一月一链”的方式推介给银行等市场机构,推动市场资源向链上企业聚集;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分行行长林琳表示,将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围绕不同产业链特点和融资需求,“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山东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乐陵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围绕玉米和蔗糖精深加工,持续拉长产业链条,吸引10余家知名食品企业进驻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沿链招商、聚链成群,吸引更多强企优企抱团发展。”对于未来发展,公司总经理曹建邦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