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5年周总理病重,需要吃鸽子蛋增加营养,却到处都买不到。赵炜就对邓颖超说“宋

1975年周总理病重,需要吃鸽子蛋增加营养,却到处都买不到。赵炜就对邓颖超说“宋庆龄家里养了200多只鸽子……” 在北京的冬夜,一位共和国总理的健康牵动亿万人心。鸽子蛋本是寻常物,却成了稀缺补品,四处寻觅无果。这时,一句关于宋庆龄家鸽群的话语,点亮了希望。这段鲜为人知的援助,背后是半个世纪的革命情谊,还藏着哪些感人细节? 周恩来同志和宋庆龄同志的交往,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广州就开始了。那时候,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工作,宋庆龄同志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积极支持革命,两人很快建立起信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同志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继续推动民主革命事业。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多次与她联系,共同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压力。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重庆的会晤更是频繁,讨论救国大计,宋庆龄同志利用国际关系为抗日提供援助。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周恩来同志亲自写信邀请宋庆龄同志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信中表达了对她安全的关心,以及对她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期待。邓颖超同志专程去上海迎接,宋庆龄同志应邀而来,这标志着他们的合作进入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周恩来同志作为总理,总是尊重她的意见。在国际事务中,宋庆龄同志积极推动和平事业,周恩来同志也多次与她一同接待外宾,比如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时,两人一起到机场迎接。 宋庆龄同志养鸽子的习惯由来已久。这源于她与孙中山先生的生活,鸽子象征和平,她在北京的住所里养了上百只鸽子。鸽子蛋营养丰富,但她自己很少食用。周恩来同志知道这个爱好,在交往中偶尔提及,拉近距离。他们的友情不只是工作上的,还体现在日常关怀中。周恩来同志一生为人民服务,关心同志冷暖,宋庆龄同志也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份情谊。 到了1975年冬天,周恩来同志病重住院,医生建议吃鸽子蛋补充营养,因为它易消化、高蛋白。可在北京市场上,到处买不到。工作人员跑遍农贸市场,都空手而归。邓颖超同志守在医院,十分着急。这时,赵炜同志对邓颖超说:“宋庆龄家里养了200多只鸽子……”邓颖超同志考虑后,先让秘书了解情况,确认宋庆龄同志不吃鸽子蛋,才打电话说明需求。 宋庆龄同志接到电话,立刻同意。她指示秘书每天查看鸽舍,攒够几个蛋就送去医院。从那以后,鸽蛋源源不断送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周恩来同志重病中仍坚持工作,吃着这些蛋,稍稍补充体力。宋庆龄同志觉得,能为周恩来同志做点事,是她应尽的责任,因为周恩来同志一生把人民放在心上,从不搞特殊。这件事体现了同志间的互助,也反映出周恩来同志的作风:即使病重,也不忘国家大事。 周恩来同志和宋庆龄同志的友情,跨越半个世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团结精神。宋庆龄同志继承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推动国家统一。在台湾问题上,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从不承认所谓的“台湾当局”。周恩来同志也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共同愿望。 在特殊年代,周恩来同志拟定保护名单,把宋庆龄同志列在首位,确保她不受干扰。比如,上海宋氏墓地被破坏时,周恩来同志指示修复,虽然新墓地简朴,但保留了宋庆龄同志的名字。另外,当南京有人想毁坏中山陵孙中山铜像时,周恩来同志亲自干预,强调宋庆龄同志的革命贡献,制止了不当行为。这些事显示出周恩来同志对老同志的保护,也体现了党内民主作风。 宋庆龄同志的信念坚定,即使在困难时期,她仍与刘少奇同志等保持联系,新年时给他们的孩子送贺卡和糖果,署名“宋妈妈”。她还积极参与国际和平活动,与周恩来同志一起推动中外友好。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宋庆龄同志参加追悼会,表达哀思。1981年宋庆龄同志逝世时,邓颖超同志出席追悼会,念悼词回忆1924年冬在天津欢迎孙中山先生北上时的情景,那时宋庆龄同志站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形象深刻。 这些往事告诉我们,革命前辈的友情建立在共同理想基础上。周恩来同志作为人民公仆,一生廉洁奉公,宋庆龄同志作为伟大女性,终身致力于和平与统一。他们的故事接地气,说的是普通人情,却有大内涵:党内同志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今天,我们学习这些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