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24岁一考中举人,28岁两考中贡士,赐同进士出身,从此进入官场。 5年后,身为国史馆协修官的曾国藩参加翰詹科道大考,有三桩巧遇,使他从此走上升官快车道。 巧遇之一,曾国藩在答卷结束套笔管时不小心,滴了几点墨迹在卷子上。没想到参考人中有个叫陈暄的人,事先拜托一个是他亲戚的阅卷大臣,以在试卷上洒上几点墨迹为记号,让他考在二等最后。 这位阅卷大臣在三等试卷中看到曾国藩的试卷上有几点墨迹,误以为就是陈暄的试卷,于是将曾国藩的试卷升为二等倒数第一名。 巧遇之二,因为当时道光皇帝死了一位爱妃,阅卷大臣为拍皇帝的马屁,试卷题目出的是《落叶赋》,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八字为韵。 试卷呈给道光皇帝御览时,道光皇帝看了二等末的几本卷子,忽然想起死去的爱妃,一时悲从中来,不想再看,把手上的几本卷子随便一摆,曾国藩的卷子由倒数第一变成了顺数第一。 巧遇之三,阅卷大臣接过卷子一看,见曾国藩倒数第一的试卷变成了顺数第一,心中十分不解,翻开试卷一看,看到试卷中有那“除非天上能开不夜之花,安得人间长种恒青之树”之语,知道此试卷说着皇帝的心病。谁知曾国藩并不知道皇帝死了爱妃之事,而是想起自己死去的情人春燕有感而发,歪打正着,正应了皇帝的心病。 阅卷大臣知道曾国藩的卷子受到皇帝欣赏,马上把曾国藩升补为翰林院侍讲,并外放四川省的正考官。 曾国藩的仕途从此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