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时隔12年,国际胰腺炎指南重磅更新!11个核心要点一文掌握

转自:医学界

2025版国际胰腺炎指南重点更新了哪些内容?

撰文|球菊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导致住院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10-140/10万例[1]。临床中,AP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需要尽早进行有效的干预。近年来,学界对AP的认识不断深入,管理手段持续更新。

今年7月,国际胰腺病学会(IAP)联合美国胰腺病协会(APA)、欧洲胰腺俱乐部(EPC)、印度胰腺俱乐部(IPC)及日本胰腺学会(JPS),对2013版《AP管理循证指南》(以下简称“2013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发布了2025版《国际急性胰腺炎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2-3](图1)。

12025版《国际急性胰腺炎指南》[3]

那么,对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在哪些地方进行了更新?小编已整理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新要点一:新增高CRP与IL-6作为48h内重症AP的预测因素

2013版指南仅建议使用入院时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48小时的持续性SIRS预测重症AP。

而新版指南提出,入院时的SIRS以及腹痛发作48小时后持续存在的SIRS,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与高水平C-反应蛋白(CRP)或白介素(IL)-6同时存在,均可应用于预测重症AP(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二:明确持续性(>48h)器官衰竭在预测AP死亡率中的地位

2013版指南建议通过宿主危险因素(如年龄、合并症、体重指数)、临床风险分层(如持续性SIRS)、监测初始治疗的应答情况(如持续性SIRS、血尿素氮、肌酐)三个维度来预测重症AP。

而新版指南则表示,持续性(>48小时)器官衰竭是AP死亡率中最重要的临床结局决定因素,可用于预测患者的结局(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三:细化液体治疗策略

对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仍推荐使用乳酸林格液作为液体复苏液。但是,新版指南对液体治疗的液体速度、监测目标进行了调整。

▌液体速度:

2013版指南推荐患者使用5–10ml/kg/h的速度进行液体治疗。

而新版指南则将液体治疗的速度降为1.5ml/kg/h,并表示,若患者就诊时出现低血容量或低血压,应给予液体推注。同时,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红细胞比容、是否存在低血容量的临床体征,给予额外补液。

▌液体治疗监测目标:

更新要点四:推荐NSAIDs以及阿片类药物用于AP的镇痛治疗

2013版指南未明确推荐AP患者的镇痛药物。新版指南则认为,AP患者应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其中,阿片类镇痛药可为重度疼痛患者提供更佳的疼痛缓解(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但是阿片类药物应避免用于已存在呼吸抑制、意识改变或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且需注意阿片类药物的成瘾风险,并警惕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更新要点五:新增抗生素在AP患者中的启用时机和启用标志

2013版指南未提及AP患者的抗生素启用时机与启用标志。

▌启用时机:

新版指南表示,确实存在胰腺外感染或高度怀疑为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应使用抗生素(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启用标志:

新版指南认为,体液(如血液、痰液、胆汁、尿液和引流液)的微生物培养阳性是抗生素治疗的确切指征。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胰腺/胰腺周围坏死区域存在气泡,提示感染性胰腺坏死,是抗生素治疗的指征。

且临床不应将单独的CRP、白细胞计数或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作为启用抗生素的生物标志物(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六:不推荐使用FNA来确诊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

2013版指南仅表示,尽管临床可以通过细针穿刺抽吸(FNA)进行感染的诊断,但其存在假阴性结果的风险。

新版指南则明确提出,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血清学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不推荐常规使用FNA来确认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七:推荐使用分步策略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

对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提出了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分步治疗方案:首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随后进行经皮穿刺引流或内镜腔内引流,必要时选择腹膜后入路的微创坏死组织清除术或经口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进行治疗(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八:新增AP患者的出院标准

对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新增了AP患者的出院标准:病情稳定、能够耐受经口进食、炎症标志物(CRP和/或白细胞计数)改善、无持续性发热且不需要或只需少量非阿片类镇痛药(有条件的推荐;低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九:建议AP患者在随访期间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2013版指南未提及AP患者康复后糖尿病筛查的相关内容。新版指南则明确表示,所有AP患者均应在发病后接受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AP康复后3-6个月开始,应每12个月检测一次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十:新增特殊人群的管理方案

2013版指南未提及妊娠期女性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方案。而新版指南则填补了这一空白。

新版指南提出:

▌诊断方面,腹部超声是妊娠期患者确诊AP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考虑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治疗方面,一般而言,妊娠期AP患者的管理应与非妊娠患者相似。同时,轻度急性胆道胰腺炎的妊娠期患者尽早进行胆囊切除术,且最好是在妊娠中期或晚期(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更新要点十一:CT和MRI参数要求变化

AP患者往往需要使用CT和MRI评估局部并发症。对比2013版指南,新版指南将CT的层厚要求从≤5mm缩小为≤2mm;MRI中,轴向FS-T2W序列足以识别流体积聚的坏死和液化成分。

参考文献:

[1]郑智,丁乙轩,卢炯地,等.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解读——急性胰腺炎外科诊疗进展及随访策略[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2,37(7):545-548.

[2]WorkingGroupIAP/APAAcutePancreatitisGuidelines.IAP/APAevidence-based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pancreatitis.Pancreatology.2013Jul-Aug;13(4Suppl2):e1-15.

[3]IAP/APA/EPC/IPC/JPSWorkingGroup.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PancreatologyRevisedGuidelinesonAcutePancreatitis2025:SupportedandEndorsedbytheAmericanPancreaticAssociation,EuropeanPancreaticClub,IndianPancreasClub,andJapanPancreasSociety.Pancreatology.2025Jul10:S1424-3903(25)0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