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现在炸得再猛,也补不回2014年丢掉的先手。 当年普京要是学美国在伊拉克那样,48小时两千枚炸弹砸下去,乌军指挥部、电站、通信塔一次清场,东乌的俄族平民伤亡数字会被莫斯科压到最低,国内电视一播“反恐行动”,老百姓也就信了。 可他没动手,因为克里姆林宫怕两件事:一是怕东乌亲戚的血溅到自家选票,二是怕油价一跌,财政撑不住长期轰炸。 于是签了明斯克协议,把八年时间白送给北约。 这八年里,乌军拿到三万枚标枪,海马斯火箭炮在波兰练得滚瓜烂熟,连基辅的军工厂都能自己修坦克。 现在俄军想提速,无人机还得找伊朗买,海军和空军的信息共享靠电台喊,炸得再凶也追不回那八年。 普京想赢,只能把族人伤亡的账算成“必要代价”,再把技术补课的钱从养老金里抠,可两样他都舍不得。 要是2014年就动手,今天还会打得这么磨人吗?留言说说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