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蔡君彦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这个具有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里,全国多地婚姻登记机关迎来结婚登记高峰。其中,郑州市的表现颇为抢眼——全市共有2176对新人喜提“红本本”,当天领证人数不仅远超广州,更直逼上海,彰显了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青春活力与吸引力。
七夕领结婚证人数比去年多339对金水区是“人气王”
“我们俩特意选在七夕这天领证,觉得这个日子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很有意义。”在金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刚领完证的高女士和朱先生拿着结婚证,在跟拍摄影师的陪伴下选景拍照,开心地在大红的“七夕・爱在启程时”背景板前合影。
两人曾在同一所高中读书,当时并不相识。几年后,一同参加考研培训班才加了微信,之后也没进一步交往。直到参加工作后,机缘巧合再遇到,在日复一日的畅聊中感情不断升温,直到谈婚论嫁。
考虑到七夕当天领证的人非常多,朱先生凌晨4点赶来排队,发现有人比他更,凌晨3点多就到了。“能走到一起是缘分,我们会好好珍惜,把日子过好。”和所有新人一样,他和朱女士的期许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放眼望去,结婚登记处随处可见戴着头纱、手捧鲜花、笑意盈盈、幸福合影的新人,大家扎堆领证,共同见证“中国式浪漫”。
据郑州市民政局统计,七夕当天,全市登记结婚的2176对新人中,“全国通办”占比超半数,达1280对(含跨省18对、跨市831对、跨区431对)。与去年七夕相比,今年七夕领证对数增加了339对。
其中,金水区以314对的结婚登记量稳居“人气王”,二七区184对、中原区183对、郑东新区180对紧随其后,管城回族区与中牟县均以154对并列第五,新郑市152对跻身前列,结婚登记热度可谓“多点开花”。
这个七夕节,郑州“甜蜜人气”超过广州
在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实施后的首个七夕节,郑州市结婚登记有多火爆?咱不妨来比一比。
首先,和备受新人们青睐的“520”相比,今年“520”郑州市有2374对新人登记结婚,七夕节结婚登记人数与之相比少了198对,人气相差无几。在金水区,七夕节结婚人数反超“520”11对,足见这一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其次,跟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一线城市相比,七夕节郑州的结婚登记热度同样亮眼。
记者查询公开数据发现,七夕当天,北京全市婚姻登记预约量近4000对,位居全国前列;上海方面,共有2310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其中“全国通办”1130对,创近十年来七夕节当天结婚登记量新高,有来自29个兄弟省市的新人选择在上海共赴浪漫之约;广州全市则有1618对新人办理婚姻登记,与去年相比登记数量有所增加。
由此可见,这个七夕节郑州市2176对新人登记结婚的人气,虽与首都北京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已接近上海,远超广州,在新一线城市中表现突出。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人口大省省会城市,城市配套日益完善,交通网络更加便捷,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吸引大量年轻人在此工作、定居、成家。
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的实施,更是为想在郑州和心上人喜结连理的非本地户籍新人提供了便利。今年七夕节,在郑州市登记结婚的2176对新人中,“全国通办”1280对,超过半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当然,七夕节郑州的“甜蜜人气”背后,也离不开各婚姻登记机关和多方爱心力量的暖心服务。
以今年七夕节为例,郑州多个婚姻登记机关精心筹备,不仅增加了办理窗口,安排工作人员提前到岗,提供延时服务等,确保新人尽快领证,而且,通过布置现场、集体颁证、赠送礼品等方式,倡导婚育新风,为新人们喜上加囍。
其中,金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组织新人举行集体颁证仪式,提供免费拍照等服务,并通过投壶游戏和问答互动,向新人传递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念。二七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新人们设了甜蜜祝福站,为新人免费送上定制伴手礼,还邀请郑州市楹联学会书法达人现场书写“百年好合”等个性化婚联,为新人送上专属祝福……种种饱含城市温度的贴心服务,让七夕领证的新人们觉得温馨浪漫,又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