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远程关停发动机?美国将C919航发当“底牌”,不料我国已换道超车。C919的发动机最近又被推到风口浪尖。外界传出消息,美国一度收紧对中国商飞的出口许可,把那台关键的LEAP-1C发动机卡在手里。 C919的问世意义很大,机身、航电大多都是中国自家研发,可唯独发动机没得选,只能用国外成熟产品,要不然适航“考试”根本过不了,选LEAP-1C是国际规则下的无奈。 它好用,全球大多数主流商用客机都用这个型号,中国飞机想快点飞起来,想进世界市场,这步必须得迈。 可是选了别人的发动机,也就等于自己心脏安在了别人身上,美国通过短暂停供,摆明借着“国家安全”说法收紧了出口,虽然这次很快又放行了,但已经敲响警钟,一旦哪天对方彻底断供,C919的计划就会被卡住脖子。 好在,国内很早就明白不能一直等着别人喂饭,C919刚起步的时候,中国的科研团队就同步启动了国产替代方案,核心就是“长江-1000A”发动机,这就是给C919准备的“新心脏”。 这几年研发进展很快,从点火试车到现在能上台测试,已经距离真正用到飞机上不远了,但不得不承认这种高端发动机技术难度特别大,从材料到工艺都是超级复杂的,这不是三年五载就能赶上的,全球能独立造商用飞机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 大家也别太忧心,中国市场巨大,光中国自家的航空公司下单买C919,就足以养活整个产业链,新技术催着我们追赶,比如仿真模拟、大数据、智能制造这些手段能比老路子更快积累经验、迭代产品。 以前波音、空客也是靠自己的大市场一点点壮大的,中国现在用市场给研发提供了练兵场,有问题就能马上优化,这种速度是别人没法比的。 美国其实看得很明白,才会反复拿发动机当筹码,芯片领域、光刻机、先进材料,美国都是这么干的,都是希望用技术优势长期牵制中国。 历史上被人卡过的国家不少,但最后谁也挡不住有市场、有技术积累的国家崛起,只要方向对、路子对,就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是永远翻不过去的。 未来,等到“长江-1000A”真正飞起来挂在C919上,拿到适航认证,飞进国际航线,这才是中国大飞机产业的真正独立,这一刻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一步一步跟着目标去磨,差距总会被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