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市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优秀案例系列]聚“链”成势、协同创新,长兴岛加速迈向世界级船海产业高地

转自:新华财经

全球最大LNG加注船顺利入坞、新一代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船海产业科技链联盟正式成立……近期,上海长兴岛船海产业捷报频传。依托日益完备的产业基础、先进的技术创新与高效的协同机制,长兴岛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超8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相关实践成果入选“上海市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优秀案例”。当前,长兴岛正以巨轮起航的姿态,加速向着千亿级船海装备产业集群目标进发,为推进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长兴力量”。

“链主”引领,持续繁育产业“雨林”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在长兴岛21公里的生产线岸线上,集聚了江南造船、沪东中华、振华重工、中远海运等4家“链主”央企,以及众多中小企业、科技院所和创新主体,形成了覆盖船舶制造、船舶维修、船舶零部件、港口机械、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图为长兴岛生产线岸线

在这片繁茂的“产业雨林”中,“链主”企业发挥规模和技术优势,不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技术共享、资源协同、订单分配等方式,助力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同时,中小企业及创新机构则不断“反哺”龙头,协力打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堵点,共同构建起“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联动发展格局。

同时,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在长兴岛加速集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上海交大长兴海洋实验室、汉江实验室上海研究中心、江南研究院、上海船研所、LNG低温验证中心、以及中船集团多个研究所纷纷“上岛”;LNG全产业链船舶装备研发、3DEXP三维体验式研发设计、5G智能船舶制造技术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产业生态的蓬勃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磁吸效应。目前,长兴岛累计吸引超过7000家企业注册落户,其中包括70余家海装配套领域的头部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以长兴岛为主体的“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此前入选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志着船海产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协同创新,精准搭建对接“桥梁”

产业结构日益复杂、需求愈发多元,对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长兴岛积极打造常态化产业链对接会、产业联盟等平台载体,致力于搭建高效精准的对接“桥梁”,让企业“找得到人、谈得成事”。

今年4月,长兴岛管委会连续第三年举办船海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对接会。相较于往届,本次对接会在“链主”覆盖范围、对接深度、保障机制等方面再上新台阶——“链主”范围由长兴岛内单位拓展至中船集团系统内其它单位及沪外船海企业,管委会联动园区、协会、平台各方资源,定向邀请潜力企业等方式精准匹配,会前需求响应度超95%。

图为长兴岛船海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对接会现场

“对接更‘深’了,也更‘新’了”,一位多次参会的企业代表有感而发。活动期间,来自全国的125家船海产业优势技术单位,围绕高端设备、产品配套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与驻岛央企及科研院所等“链主单位”开展了逾160场次的“一对一面对面”的供需对接。

近期,长兴岛船海产业科技链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产学研协同迈入新阶段。该联盟汇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旨在进一步扩大产业“朋友圈”,发挥龙头央企和海洋科创平台集聚优势,推动产业链“链主”、高能级海洋科创平台共享资源,协力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为加快打造船海领域科技创新“国家队”提供有力支撑。

长兴岛管委会表示,未来将以船海产业科技链联盟成立为契机,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好平台,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服务驻岛单位全力攻克船舶海工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长兴岛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作出更大贡献。

对标先进,加速打造世界级船海产业“高地”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船海装备制造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长兴岛面临新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为长兴岛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方案》提出,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LNG运输船、双燃料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型比例达到80%,建成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上海正整合资源、协同发力,着力将长兴岛打造成为“五大世界级高地”,即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高地、世界级核心技术策源高地、世界级韧性产业链集聚高地、世界级旗舰工厂标杆高地、世界级创新生态引领高地。

作为阶段性进展,长兴岛中船二期项目顺利收尾,沪东中华完成整体搬迁长兴岛,助力长兴岛世界领先的现代化造船基地建设能级再提升;同时,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试验设施群”为目标,保障长兴海洋实验室一期5栋实验楼竣工投用,推动交大海洋装备研究院向长兴岛全面转移,进一步增强长兴岛船海领域科研实力,持续巩固、扩大其在高端船舶建造领域的领先优势。

图为沪东中华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大浅水航道第四代LNG运输船

长兴岛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崇明区委书记缪京表示,将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进一步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体系,健全精准对接的服务保障机制,把长兴岛打造成高端船海装备建造引领区、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示范区、国际合作共促共赢开放区。

据悉,上海市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上海市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联合主办。活动旨在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上海样本”,打造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邓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