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大理州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让执法在阳光下

“请面向采集屏完成人脸信息录入。”走进大理州、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涉案人员刚踏进入口便被佩戴上智能手环,个人信息从这一刻起实时写入区块链系统。

不同颜色的识别马甲精准区分涉案性质,人脸识别终端、毛发检测设备与独立等候区构成的标准化场景,标志着民警执法办案从第一步就进入智能化“流水线”。

这是大理法治公安建设的生动实践。

自2021年起,大理州、市两级公安机关创新构建“州市共建、四中心合一”模式,打造集执法办案、案件管理、财物管理、执法监督于一体的智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如今,这里不仅成为全国法治公安建设的“示范窗口”,而且成为大理法治建设的闪亮“金名片”。

“一站式”闭环提速

在大理州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两层楼划分出31间功能室,民警无需辗转多个单位,就能完成涉案人员登记、生物信息采集、讯(询)问同步录音录像等全流程工作,构成完整办案链条,实现“一站式”闭环操作。

“中心启用后,信息采集合格率从原先的50%跃升至98%。”大理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刘志民指着面前整齐排列的智能采集设备介绍,标准化的流程不仅提升了效率,也让民警感受到规范执法带来的便利。

截至今年7月,该中心所有刑事案件及重大行政案件均实现“应入尽入”。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需求,专门设置的讯(询)问室采用暖色调灯光,配备安抚玩偶,并与检察院未检工作室建立联动机制,在实现“一站式”取证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司法程序对未成年人的二次伤害。

推动“政法一体化”协同办案

案件管理中心推行的“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机制,就像“案件海关”一样守住质量底线。全程电子化跟踪的卷宗管理系统,使得进入中心的案件实现无一遗漏、全程可溯。此外,2024年3月案审专班实体化运行后,刑事案件办案周期更是缩短50%。“针对派出所移交的案件,我们会第一时间查漏补缺。”一位案审民警说:“证据矛盾早发现、早排除,办案才能更精准。”

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科技感”十足。物联网+区块链的运用,实现了涉案财务管理“一物一码”、五大分区精细管理。智能柜自动开合、电子标签实时追踪……仅数十平方米的管理室,截至目前累计保管的物品达3000余件,全部“零损毁、零丢失”。

此外,该中心打通公安、检察、法院数据壁垒,推动“政法一体化”协同办案机制。176件重大案件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危险驾驶案实行“周二移诉、周四公诉、集中宣判”速裁程序,通过批量移送、集中审理的模式,刑事诉讼效率显著提升。“简案快办不降低标准,繁案精办不拖延时间。”一名办案民警指着屏幕上的协同流程演示道。

推动民警阳光执法

在中心的“智慧大脑”——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全州警情数据,智能系统会对执法异常行为自动预警,问题整改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该中心累计发出的700余期巡查通报,配合接处警画面实时调取、语音同步回溯功能,构建起“日清周结月通报”的监督闭环,持续推动民警规范执法成为行为自觉。

驻中心检察官与值班律师常态化开展监督协作,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成为破解疑难案件的“法治会诊室”。更值得称道的是,该中心已主动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1.4万份、刑事案件信息3.8万条,真正将执法全过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从入区登记到财物追踪,从案件审核到执法监督,大理州、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警力集约、流程规范,构建起“规范执法闭环”。在这里,规范是执法者的底气,智能是正义的羽翼,每一道程序都可追溯,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审视——这正是大理公安机关交给人民群众的合格“法治答卷”。

记者肖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