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陆斯超通讯员高干
七夕节,王文杰送出“爱的祝福”。杭州上城区红十字会供图
8月29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杭城弥漫着温馨浪漫的气氛。在杭州市定点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里,一份深沉的“爱的礼物”正在悄然准备,即将送出。这份礼物的赠予者,是来自上城区的00后志愿者王文杰,他捐献的25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为一名饱受血液病折磨的患儿送去“生命的种子”。
从献血者到入库者,他用了4年。王文杰,2000年出生,江苏淮安人,是一位在杭州奋斗的普通电商从业者。他从2020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5年间累计献血量高达3200毫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
他与中华骨髓库结缘充满了巧合与必然。2023年,大学毕业后他曾短暂入职当地消防队。一次休假期间去献血时,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和鼓励下,他毅然留下了10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消防工作是灭火救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救人,救人的事情刻不容缓,总要去做的!”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入库者到捐献者,他用了2年。2025年7月的一天,王文杰接到了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当时没想太多,正好赶上七夕节捐献,我觉得这比任何礼物都更有意义,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王文杰的话语朴实。
他所在的公司和同事、朋友都很支持他,公司欣然批准假期,朋友们为他加油打气。省、市、区红十字会也为他精心准备了鲜花。七夕节,为一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带去生命的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种浪漫。
从志愿者到捐献者,他用了4小时。捐献当天的采集过程中,血细胞分离机缓缓运转,经过4个多小时,成功采集。他也顺利成为浙江省第1254例、杭州市第392例、上城区第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七夕节讲究的是爱。我觉得爱有很多种形式,爱情是爱,亲情是爱,能帮助到他人更是大爱。”王文杰微笑着说。从幕后到生命的“台前”,他仿佛成了一位生命的“剪辑师”,用自己的行动,为另一个家庭剪接出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