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日本政府动用外交手段呼吁其他国家不参与中国阅兵时,公开来参加中国93阅兵的鸠山由纪夫是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鸠山由纪夫) 最近,关于中国93阅兵的新闻发布会,揭晓了一份星光熠熠的国际嘉宾名单,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议长、高级别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齐聚一堂。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里,一个来自日本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他不是以官方身份,而是作为前政要受邀,这位政治家的特殊之处,远不止于此,他的言行,早已在日本政坛内外激起层层涟漪。 鸠山由纪夫这个名字,总是和一种在日本政坛里不那么常见的坦诚联系在一起,他选择直面那些许多人试图回避的历史,2013年,他以个人身份来到中国,走进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了为数不多这样做的日本前领导人之一。 他后来坦言,亲眼看到那些日军杀害平民的照片,内心受到了巨大冲击,他认为,即便是在战争状态下,这种暴行也绝不能被当作借口,这种反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 两年后,在韩国首尔,他又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在“西大门刑务所”博物馆的追悼碑前,他双膝跪地,为日本曾经的殖民侵略历史祷告,他认为,日本理应承认那段历史。 就在今年7月3日的世界和平论坛上,他再次重申,日本必须对侵略历史持续保持歉意,他说,作为战败国,日本无法要求原谅,唯一能做的就是彻底谢罪和忏悔。 但他不只是一个回望过去的人,他更想塑造一个不同的未来,早在首相任内,他就提出了“友爱外交”的理念,希望国家之间能在承认彼此价值观差异的同时,实现共存共荣,他大力倡导构建一个“东亚共同体”,卸任后还专门担任了相关研究所的理事长。 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也是积极的支持者,这种亲近感还体现在文化交流上,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都拥有名誉教授的头衔。 在一些极其敏感的地缘政治问题上,鸠山更是展现出了与日本官方截然不同的独立思考,2013年,他曾直言不讳地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尽管他强调这仅代表个人立场。 到了2022年,他明确表示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今年4月接受采访时,他更是进一步指出,日本应该将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内政来妥善处理。 他相信,日中关系与日美关系同等重要,两国需要更频繁的高层会晤,并且要始终遵循双方已经达成的政治文件共识,这才是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根本。 所以,当他的名字出现在80周年纪念活动的受邀名单上时,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邀请,更是对他长期以来所持立场的一种呼应。 鸠山由纪夫用他的行动证明,个体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依然可以发出独立而富有建设性的声音,他的存在,为审视中日关系乃至整个东亚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