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命啊!”2025年8月江西南昌,一男子钓获60多斤大鱼,为给众人炫耀,叫上朋友骑了2个多小时的电车,往市中心人最多的地方转了一遍,走到哪都是焦点,听到路人的夸奖,男子嘴角痒扬起了难以掩饰的骄傲,网友:两小时是因为车子没电了吧! 那天中午,南昌的太阳毒得能晒脱皮,男子戴着草帽,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的鱼竿已经架了3个多小时,浮漂一动不动。 他甚至跟旁边的钓友开玩笑:“今天要是再空军,下次再也不来这了!”话音刚落没十分钟,鱼竿突然猛地往下沉,他下意识抓住鱼竿,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气从水里传来,差点把他带得往前扑。 “大家伙!”旁边的钓友喊了一声,男子瞬间精神起来,他弓着背,手臂绷得笔直,按照平时练的技巧,慢慢往回收线——鱼往深水区游,他就顺着劲儿放线; 鱼停下来,他就轻轻拽动鱼竿,试探着消耗鱼的体力。 这一耗就是25分钟,他的T恤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手心的汗把鱼竿握把都打湿了,直到鱼的影子在水面浮现,他才跟钓友一起,合力把这条60多斤的大鱼拖上岸。 “必须让更多人看看!”鱼刚上岸,男子就掏出手机给最好的朋友打了电话。他蹲在鱼旁边,比了个“耶”的手势,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又觉得不过瘾——朋友圈里大多是钓友,谁没见过大鱼? 他要让陌生人也知道,自己钓着了“大家伙”。于是他找了根绳子,把鱼五花大绑拴在电车后座的箱子上,鱼太长,尾巴只能垂在地上,朋友劝他“这样太扎眼了”。 他却满不在乎:“要的就是扎眼!”戴上头盔,他拧动车把就往市中心冲,朋友骑着车跟在后面,成了他的“专属摄影师”。 路上的回头率,比他预想的还高。在菜市场门口,卖菜的阿姨放下秤杆,凑过来看:“小伙子,这鱼在哪钓的? 够我们一大家子吃半个月了!”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掏出手机拍照,孩子们围着电车喊“好大的鱼!”; 甚至在红绿灯路口,旁边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扒着窗户看,司机师傅还特意多等了几秒,让大家看清楚。每到一个人多的地方,男子就停下来,解开绳子让鱼“露脸”,有人夸他“厉害”。 他就笑着说“运气好”;有人问他钓鱼技巧,他就把自己用的饵料、调漂的方法一股脑说出来,那股子热情,仿佛要把所有钓鱼经验都分享出去。 朋友后来调侃他:“你当时眼睛都在发光,比鱼还耀眼。” 可这份耀眼,在电车电量告急、鱼逐渐蔫掉后,变成了“狼狈”。返程时,为了节省电量,他关掉了电车的大灯,甚至不敢开太快,朋友在后面推着车帮他省力。 鱼的腥味混着汗水的味道,飘在风里,他却一点不觉得难闻,反而时不时回头摸一下鱼,生怕它出意外。 到家后,他第一时间把鱼放进装满井水的大盆里,看着鱼慢慢恢复活力,扇动起鱼鳃,才松了口气。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胳膊又酸又疼,肚子饿得咕咕叫,可看着盆里的大鱼,还是忍不住笑了——他又拿起手机,把路上拍的视频剪了剪,配了句“今天的快乐,值了!” 发在网上,没一会儿就收到了好多评论,有人羡慕,有人调侃,他一条条回复,嘴角就没下来过。 其实钓鱼人的快乐,从来都藏在这些“不被理解”的细节里:可能是蹲守半天的等待,可能是与鱼较劲的畅快,更可能是把这份喜悦分享出去的满足。 南昌这位男子骑电车炫鱼的2小时,看似“荒唐”,却把钓鱼人的纯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他来说,60斤的鱼不是战利品,而是“运气与实力”的证明,是能让陌生人投来羡慕目光的“骄傲”。 就像网友说的:“虽然觉得好笑,但真的懂这种快乐!要是我钓着这么大的鱼,说不定比他还能炫!” 而那句“两小时是因为车子没电”的调侃,更像是大家对这份快乐的善意呼应——毕竟,谁没为自己的热爱,做过一次“孩子气”的事呢? 信息来源:国+社区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