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1年,陕西一贫农贪图便宜,娶了小他10岁不要彩礼,离过婚且坐过牢的女干部。

1971年,陕西一贫农贪图便宜,娶了小他10岁不要彩礼,离过婚且坐过牢的女干部。8年后,他媳妇找回了原本的身份职位,贫农这才发现,自己真是走大运了! 主要信源:(大众日报——许燕吉:回归泥土的“落花生”;中国新闻网——许地山之女许燕吉生日当天逝世 留遗嘱捐遗体(图)) 1971年秋天,陕西眉县的一个普通村庄里,48岁的农民魏兆庆准备成家。 他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妻子早逝,留下一个年纪尚小的儿子科科,父子俩相依为命多年。 村里人听说他要续弦,并没太多人关注。 大家都清楚,他不过是想给儿子找个后妈、分担些家务。 新娘名叫许燕吉,是从贵州来的,那年38岁。 两人是经老乡介绍认识的。 见面那天晚上,光线很暗,彼此都没太看清对方长相。 介绍人直截了当地对魏兆庆说:“这女人不太会做饭,也不怎么勤快,家境一般。你要是不计较这些,她也不图你财礼。” 魏兆庆一听不用出钱,心里踏实了大半。 他想着,反正自己也不富裕,有人愿意跟自己一起过日子、帮忙带带孩子,就已经很知足了。 两人很快成了亲。 婚礼非常简单,没有摆席,也没有宾客喧闹。 许燕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这个家。 她话不多,平时很少和村里其他人打交道。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她有些不一样。 这个女人不像本地妇女那样擅长农活和家务,动作也总显得有点生疏,甚至有人背地里议论她“又懒又笨”。 不过魏兆庆并没往心里去。 他虽然不识字,但看得出许燕吉举手投足间有种不一样的味道。 她写得一手好字,还会教儿子科科读书写字。 科科本来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成绩也平平。 可自从许燕吉来了以后,他做作业认真多了,作文越写越好,老师都夸他进步大。 这一点,魏兆庆看在眼里,心里明白:这个女人不简单。 尽管如此,魏兆庆从没开口问过她的过去。 许燕吉也一如既往地做着分内的事:学着煮饭、打扫、喂鸡,尽管做得不算熟练。 有时候她会一个人发呆,望着远处,像是有很多心事。 她和魏兆庆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始终分房睡。 魏兆庆尊重她,从不勉强。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平淡也安静。 一晃八年过去了。 村里人慢慢习惯了许燕吉的存在,虽然偶尔还有人嘀咕她的来历。 但大家也承认,她把科科教得懂事有礼,对这个家是真心实意地付出。 直到1979年春天,一位从外地来的英语老师找到了他们家。 他急匆匆地告诉许燕吉,国家正在恢复高考招生政策,很多知识分子都可以返城复职,但时间紧迫,错过可能就再没机会了。 许燕吉一听,第二天就动身去了南京。 这一走,才真正揭开了她的身份。 村里渐渐传开,原来她不是普通人,而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女儿。 她自己也是大学毕业,受过高等教育。 魏兆庆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以为“捡了便宜”娶回来的,竟是个大有来头的女人。 之后,许燕吉顺利恢复了工作,被安排到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上班。 但她并没有忘记陕西的这个家。 她定期回来探望魏兆庆和科科,帮着做农活、料理家事。 虽然两人之间没有那种热烈的感情,但多年的相处让他们之间有了亲人般的牵挂和责任。 许燕吉文化高、待人诚恳,村里人越来越敬重她。 不少人都来找她请教孩子读书的事,她也总是耐心帮忙。 魏兆庆年纪越来越大,体力不如从前,许燕吉就劝他少做些重活,多在家休息、带带孙女。 她还几次想办法,要把魏兆庆的户口迁到南京去,好让他跟自己一起生活、互相有个照应。 经过不少周折,户口终于办了下来。 魏兆庆跟着许燕吉搬到南京,两人在一起度过了晚年的时光。 2006年,魏兆庆因脑溢血去世,享年85岁。 许燕吉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 魏兆庆走后,许燕吉又独自生活了八年,于2014年去世,那年她78岁。 她这一生经历了不少起伏和艰难,但她始终坦然面对,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她和魏兆庆之间,或许没有风花雪月的爱情,却有着实实在在的陪伴和守护。 他们的故事,就像那个年代很多普通人一样。 朴素、真诚,也让人感动。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