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突然改口!中方公布赴华政要名单,莫迪登机前,还是摆了我们一道![凝视]   就在

突然改口!中方公布赴华政要名单,莫迪登机前,还是摆了我们一道![凝视]   就在世界目光聚焦天津、多合峰会开幕前夕,印度的一次外交态度反复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情起源于中国外长王毅8月18日至20日对印度的访问。 在此期间,印度外长苏杰生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也重申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双方还达成了十项共识,包括恢复边境贸易、重启直航等务实合作,中方甚至宣布拟对印度解禁稀土、化肥和盾构机等关键物资的供应。 然而,王毅外长离开新德里不到24小时,印度外交部就通过不具名官员放风,称媒体“误解”了苏杰生言论,随后在外交部发布的官方通稿中,直接删掉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表述,只保留“印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更有印度官员声称印度在台湾问题上立场没有改变,将继续推进同台湾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合作。这一突如其来的“澄清”发生在莫迪即将登机前往中国参加上合峰会之际,时机选择令人玩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回应表示“中方对印方所谓‘澄清’感到意外,这与事实不符”,并指出“印度国内某些人试图在台湾问题上损害中国主权,破坏中印关系的改善”。 这一回应既保持了冷静克制,又明确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和底线。 印度此次态度反复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从国内政治看,莫迪政府面临反对党和民族主义势力的压力,他们批评政府对华政策“过于软弱”。 从国际战略层面,印度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模糊”,既想从中国获取经济实惠,又不想得罪美国,近期美国对印度加征高达50%的关税,让印度感到压力巨大,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可能是向美国示好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风险极大。印度没有意识到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远超其他议题,想拿台湾当筹码与中方做交易,显然打错了算盘。 国际关系中最宝贵的资产是信誉和可靠性,反复无常的行为虽然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长远来看会让合作伙伴失去信任。 尽管发生了这一插曲,但天津上合峰会依然如期举行,包括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领导人与会,共同探讨地区安全与经贸合作等议题。 中方在峰会期间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上合组织“朋友圈”不断扩大,王毅外长在离开印度后,临时改道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长举行了三方会谈,释放出中国不会因单一国家的反复而停止区域合作步伐的明确信号。 中印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关系的稳定对亚洲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此规模的两个邻国,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对立对抗只会导致两败俱伤。 印度如果继续在“经济上靠中国、政治上靠西方”的中间路线上摇摆不定,最终可能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境。 希望印度能够认清形势,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谨言慎行,真正把中方视为伙伴而非对手,共同开启“龙象共舞”的新篇章。 您对印度这种外交上的突然“变脸”有何看法?您认为国家间交往中最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源: 观察者网--印度官员在涉台问题上搞所谓“澄清”,中方:意外,这与事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