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年,冯胜喝完御赐的毒酒,挣扎着爬到朱元璋面前,哀求道:“求皇上开恩,不要杀臣的女儿!”没想到朱元璋一把推开他,恶狠狠地说:“她们已经活不成了!” 冯胜,安徽定远人,出身普通农户。元末乱世,他和哥哥冯国用练就一身武艺,熟读兵书,在家乡妙山筑寨,拉起一支队伍,号称“义勇兄弟”。1352年,朱元璋路过妙山,冯胜见他胸怀大志,果断投奔,从此跟着他南征北战。战场上,冯胜擅长侧翼突袭,1360年的龙湾之战,他配合朱元璋打退陈友谅,立下大功。1363年鄱阳湖大战,他又参与围剿陈友谅的巨型楼船,为明朝建立打下基础。1368年朱元璋称帝,冯胜封宋国公,食禄三千石,位列开国功臣。 冯胜战功虽多,但性格耿直,不太会搞人际关系。比起徐达的深谋远虑、常遇春的勇猛无敌,他显得有点孤立,在朝中地位总在第三。这耿直的性子让他在权力斗争中吃了亏。他的功绩让朱元璋倚重,但也埋下了猜忌的种子。冯胜不像有些人会溜须拍马,他更习惯埋头干活,这在乱世是优点,可在朝堂上却成了隐患。 1370年,冯胜随徐达北伐,攻克元朝重镇通关。1372年,他带兵西征,在兰州击败元军,俘获不少战利品,但有人说他私藏东西,没捞到封赏。1387年,他奉命征讨辽东,招降元将纳哈出,俘虏二十多万,战功顶尖。可惜他女婿常茂因误会伤人,搞乱了局势,朱元璋开始怀疑他。回朝后,又有人告他私藏良马,信任彻底没了。 冯胜的女儿嫁给了周王朱橚,这门亲事本是荣耀,却也把他拖进麻烦。1389年,朱橚擅自离开封地探望冯胜,惹怒了朱元璋。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保皇太孙朱允炆的位子,严防功臣和藩王勾结。冯胜被召回凤阳,基本被软禁。他老实待着,可偶尔在家策马跑两圈,都被密探说成“图谋不轨”。这时候,他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1395年,朱元璋下令赐死冯胜。那杯毒酒端上来,冯胜没法拒绝。他喝下去后,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女儿。他拼尽全力向朱元璋求情,想保住女儿的命,可朱元璋毫不留情,直接推开他,冷冷扔下一句“她们已经活不成了”。冯胜就这样带着绝望走了,连最后一丝希望都没留住。 冯胜死后,他的家族也没逃过一劫。朱元璋剥夺了冯氏子孙的爵位继承权,儿子冯克仁、冯良等人从高位跌成平民。冯胜的女儿,作为周王妃,因父亲的事受牵连,处境艰难。史书上没明说她的结局,但朱橚后来因擅离封地被贬云南,估计她也好不到哪去。冯家从此一蹶不振。 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顺利接班,对功臣下手毫不手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杀了好几万,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又是一万多人脑袋落地。冯胜不过是这清洗浪潮里的一员。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削藩,引发靖难之役。周王朱橚虽没直接掺和,但早年的事让他被建文帝盯上,后来被贬成庶人,直到朱棣上台才复位。 冯胜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明初功臣的缩影。朱元璋信奉“鸟尽弓藏”,功臣立了功反成威胁。冯胜打了一辈子仗,到头来却栽在帝王猜忌上。他不是唯一倒下的,像他这样的功臣,忠诚和功劳在权力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冯胜这辈子,战功多得数不过来,可最后连女儿都保不住。朱元璋的铁腕确实让明朝稳了一阵,可这种拿功臣开刀的做法,真能算成功吗?冯胜临死前还在为家人求情,这点人性比起冷酷的皇权,反而更让人动容。那是个猜忌满天飞的时代,冯胜的结局让人唏嘘,也让人忍不住想:换成自己,能不能活得更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