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硅产业旗下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进行了详细回复,就标的公司新昇晶科在收入、采购、成本、长期资产等多方面的问题作出说明。
收入增长与可持续性
报告期内,新昇晶科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显著,2023年为22,164.24万元,2024年达113,518.13万元。其中,300mm半导体硅片和晶棒销售均价在2024年上升,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动及部分产品成本上升。其收入确认时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且2024年收入大幅增长具备合理性,主要得益于产能爬坡、产能利用率提升、客户订单增加及产品结构优化。
从市场环境看,终端AI、消费、汽车电子等需求爆发,下游晶圆厂产能扩张,300mm半导体硅片市场需求有望改善。全球半导体硅片寡头垄断,国内存在结构性缺口,国产替代需求强烈,以新昇晶科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厂商积极新建产能,且行业产能利用率较高,价格竞争压力将减缓,这些因素共同支撑新昇晶科收入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采购与供应商情况
新昇晶科主要采购原材料和生产设备。2023年和2024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26,658.02万元和63,932.13万元,设备采购方面,通过上海新昇采购和自行采购的金额及占比各有不同。
采购单价方面,通过上海新昇采购和自行采购的原材料、设备价格差异主要受采购供应商、时点及汇率变动影响,不存在重大异常。主要原材料采购单价与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无重大差异,采购数量与产量匹配。主要设备采购价格公允,采购金额与产能匹配。关联采购方面,与上海新昇的各项关联交易定价公允,符合业务模式。向江苏鑫华采购多晶硅价格公允,境外采购目前不存在受限情况。
成本与毛利率分析
新昇晶科主营业务成本主要为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2024年直接材料占比41.89%,制造费用占比54.18%。成本构成与上市公司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具有合理性。
300mm半导体硅片单位售价上升、单位成本下降,主要受细分产品结构变化、产能提升及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影响。其与可比公司在单位售价、单位成本及毛利率上的差异,受产品结构、产线建设节奏等因素影响,具备合理性。晶棒销售价格基于“利润分割法”确定,随单位成本上升,幅度基本一致,具有合理性。
长期资产相关情况
2024年末,新昇晶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49,973.46万元,在建工程账面价值128,539.44万元,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76,871.52万元。固定资产结构和规模与产能产量匹配,在建工程产线建设预计2025年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投入产能比与可比公司可比,投入金额合理,不存在无关成本费用计入情况。
在建工程完工及转固时点准确,产能增加与转固时点匹配,不存在延迟转固情形。在毛利率为负背景下,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不存在减值情形。“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与资产负债表科目勾稽关系合理。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计量准确,机器设备来源符合商业背景,不存在供应受限情况。
预付款项与存货情况
2024年末预付款项增加主要因产能爬坡、原材料采购需求扩大。长期预付款和预付长期资产采购款均基于真实业务背景,提前付款符合行业惯例。新昇晶科存货库龄以1年以内为主,结合毛利率情况,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计提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
综上所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新昇晶科在收入确认、采购定价、成本核算、长期资产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管理等方面均符合相关规定和行业惯例,具备合理性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