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不少网友琢磨着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律宾兵三个月没公开补给,准得撑不住跑路——可现实确是,这破船早被菲律宾折腾成 "海上钉子户" 了,太阳能板铺满甲板,活动板房整齐排列,人家不光能自己发电、收集雨水,甚至在锈迹斑斑的甲板上都种起了菜,根本没有一点跑路的样子! 信源:央视视频——中国拖船现身仁爱礁,菲律宾为何叫嚣“不怕”? 在仁爱礁那片闪着光的海面上,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正在上演。这事儿的核心不是大炮对轰,而是一场关于“工具”的博弈。一艘快散架的二战老船,十几个被困的士兵,外加一张远隔重洋的军事条约,都被菲律宾当局当成了棋盘上的关键棋子。那艘叫“马德雷山号”的登陆舰,早就不是船了,它被硬生生打造成了一个宣示主权的“图腾”。 1999年它借口“技术故障”往那儿一趴,就再也没走。为了让这个象征不倒,菲律宾也是想尽了办法,甲板上装太阳能板供电,用管道收集雨水,甚至在泡沫箱里种菜搞起了“海上农场”。暗地里,他们还偷偷运钢板、加固船底的钢柱,玩命地给这件“古董”续命。 但这艘快八十岁的老家伙,船身中间早已裂开一条六米多长的大口子,甲板都塌了,海水直接往船舱里灌。它自己也成了一颗“生态炸弹”,铁锈不断污染海水,周围的珊瑚大片大片地死亡。中国的策略也挺直接:吃的喝的可以送,但水泥钢筋一粒也别想上船。这下,菲律宾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主权工具”在风浪里慢慢烂掉。 而船上的十几个菲律宾士兵,则成了用来博取同情的筹码,补给断了九十多天,他们只能捞潟湖里的鱼、喝雨水过活,一个个营养不良,人都浮肿了。这个惨状,被菲律宾拿来大做文章,想在国际上卖惨。 戏演得最足的还是要数菲军总司令布劳纳,他放话“牺牲一人就开战”,结果记者一追问,立马改口说要“保持最大克制”。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派橡皮艇故意去撞中国的海警船,就为了拍点自己“被欺负”的视频。 但这场戏最大的破绽在于,中国说人道物资可以进,但得开箱检查,菲方却死活不同意。宁可让士兵挨饿也要把事情搞大,这种做法把“悲情筹码”的本质暴露无遗,连马尼拉的民众都上街抗议,觉得不该拿士兵的命去换美国的支持。 在所有工具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被他们看作是最后的“护身符”。每次搞补给,都说是“美菲联合项目”,想拉美国来撑腰。可惜这张符咒好像不怎么灵,五角大楼嘴上说着承诺,行动上却很诚实。美国的侦察机只敢在高空打转,他们的战略重心早就跑去乌克兰和委内瑞拉了。就连跟澳大利亚、加拿大搞联合军演,大家的军舰也都心照不宣地离仁爱礁远远的。历史也证明真到关键时刻,美国的航母是会后撤的,而东盟邻居们大多也选择沉默。 但中国的反制也不求硬碰硬,而是用持续的压力解决问题。外围是几艘千吨级的海警船,中间是灵活的民兵渔船,核心区还有架着重机枪的快艇在潟湖里巡逻,不仅有高压水炮,还有24小时无人机盯着,甚至在潟湖入口拉上了大渔网,让小船也钻不进来。 策略的核心就是“堵建材、通食品”,既断了菲律宾加固的念想,又把人道主义的球踢了回去,在道理上站稳了脚跟。在这场无声的消耗战里,菲律宾的所有“工具”,最终都将被慢慢磨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