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丹麦18岁母亲产下女婴仅1个小时,市政府就以“育儿能力测试”不合格将婴儿强行带走交给寄养家庭,婴儿母亲每2周只能探望孩子2小时,并且还要在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之下。 2025年6月,丹麦有个18岁的姑娘,刚生下女儿才一个小时,当地市政府的人就找上门了,说她“育儿能力测试”没通过,直接把孩子抱走交给了寄养家庭。 之后这妈妈想看看孩子,得等两周才能见一次,每次就两小时,旁边还得有政府工作人员盯着,连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机会都没有。 据了解,这姑娘的父母是格陵兰人,后来才知道,这测试早被人用来针对格陵兰因纽特人了,她算是栽在这身份上。 而此事经过报道后,引起了无数网友争议。 有人觉得挺好的,万一父母不负责,对儿童的成长影响会很大。 可大部分觉得,强行制造“母子分离”,有违天理人伦。 但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丹麦已经是屡见不鲜。 去年11月,陵兰有个叫凯拉的女人,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丹麦生第三个孩子时,才刚生完两小时,孩子也被带走了,理由还是“育儿能力测试不合格”。 其实凯拉之前就经历过一次,第一次测试没过,8个月大的儿子和9岁的女儿就跟她分开了。 怀老三的时候,又来一次测试,给她做测试的是个说丹麦语的心理学家,但凯拉母语是格陵兰语,丹麦语根本不流利,测试的时候估计都没完全听懂。 更荒唐的是,人家还跟她说,这次测试是看她“文化程度够不够”。 之后凯拉每周只能见孩子一小时,全程有丹麦社工盯着,比前面那18岁妈妈的处境还难。 当时,凯拉这事儿被媒体报出来后,丹麦和格陵兰岛的人都炸了,到处都是抗议的,要求丹麦赶紧停止这针对格陵兰人的测试。 后来格陵兰和丹麦的官员还开了紧急会议,格陵兰那边说丹麦答应要取消测试,结果丹麦后续发的官方声明又没把话说死,没彻底禁止,这态度也是够含糊的。 说起来,这“育儿能力测试”原本是想评估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带孩子的能力,听起来挺合理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完全变了味。 丹麦社会福利部2022年有个报告,说在丹麦生活的格陵兰孩子里,有5.6%被强行送进了福利机构,这比例是丹麦本土孩子的5倍还多。 后来丹麦人权研究所查了,直接说这测试存在系统性的文化歧视,根本没考虑格陵兰人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评估结果能公正才怪。 而早在2024年5月,丹麦政府就说过不让对格陵兰裔的人做这测试了,但很多地方根本没当回事,6月那18岁妈妈、11月凯拉的事,都是在禁令之后发生的。 一直到2025年1月,丹麦才正式说要废除针对格陵兰家庭的这个测试,还说要成立个有格陵兰文化背景的特别小组,帮忙处理育儿评估的事。 但直到现在,还是有地方会进行“育儿测试”。 不过话说回来,北欧其他国家倒没这种“育儿考试”。 像瑞典、挪威、芬兰、冰岛这些地方,连丹麦本土都没有“母亲资格考试”这种说法。 瑞典还有“亲子中心”,给孕妇做产检、解答健康问题,还开免费的产前课,教怎么生孩子、怎么喂奶、怎么照顾新生儿,还有产后怎么调整心情,几乎所有要当爸妈的家庭都能去学。 冰岛有个“0-6岁全程护理计划”,是助产士负责的,把产后抑郁的比例降到了欧盟最低,才8%,欧盟平均都13%呢。 育儿假方面也做得挺到位。 挪威的父母能选49周全薪休假,或者59周拿80%薪水的假,而且规定爸妈各自至少得休10周,逼着双方一起管孩子。 瑞典更厉害,父母一共能休480天带薪产假,其中各有90天不能转给对方,不然这部分假期就没了。 这么一对比,丹麦之前搞的“育儿能力测试”就更说不过去了。 刚生完孩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连跟孩子好好相处的机会都没有,就凭一个带着偏见、甚至已经被禁了还在乱用的测试,把孩子从妈妈身边夺走,这也太残酷了,完全没把人权当回事。 孩子不是物品,不能说带走就带走,做父母的能力也不是靠一次测试就能定的,都是慢慢学着带孩子的。 北欧其他国家靠支持帮助家长,而不是靠考试否定家长,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猜你喜欢
离了个大谱,一名格陵兰裔的妈妈在丹麦生了一个小宝宝,没想到一个小时后丹麦政府强行
2025-08-27
墨镜娱乐水
1898年5月4日,一个刚刚分娩的女人,指着她刚出生的女儿,大声说道:“快把这个
2025-08-28
紫陌独行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