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活得通透!”山东,小伙考研失败,一气之下,竟然想把资料全卖了,六毛钱一斤,不料,妈妈知道后,随手一翻觉得并不难,于是,她就主动把资料留下,在儿子和丈夫鼓励下,仅用2年时间,就成功考上研究生,准备用退休金支撑她学习,她坦言:“人生,什么时候重新开始都不晚!”
根据海报新闻8月26日报道,50 岁阿姨读研报到被误认家长?她用两年时间证明人生没有 “过期日”!
今年云南昆明的西南林业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50 岁的山东阿姨拎着行李站在文法楼下,许多人都以为她是陪孩子来的家长,当她笑着说 “我是来报到的新生” 时,对方的表情都愣住了。
得知一位50岁的阿姨竟然考研上岸后,好多人评论:“这哪像研究生,分明是送孩子上学的妈妈。” 可谁能想到,这位阿姨两年前还是个连翻书都费劲的人。
事情得从 2023 年说起,当时阿姨的儿子考研失败,一赌气就把所有复习资料堆在门口,说要按几毛钱一斤卖掉,阿姨看着那些崭新的书,随手翻了翻,发现里面好多内容和自己早年学的知识有点关联,似乎也没多难。
她年轻时可是同济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只是后来一场意外火灾,让她双手蜷曲变形,脸上也留下了疤痕,那段时间她总觉得人生就这么完了。
“别浪费了,给我留着吧。” 阿姨把资料抱回房间,起初只是想随便看看,没成想越看越入迷,尤其是法律相关的内容,和她之前学得有相通之处。她跟儿子说想试试考研,儿子当时就皱起了眉:“妈,您都 50 了,手还不方便,折腾这干啥?” 阿姨没吭声,当晚就把书摊在桌上开始规划复习计划。
她的备考日常说起来真挺不容易的。因为双手不方便,翻书时得用橡皮筋把书页固定住,做笔记时握笔的姿势也和别人不一样。每天早上准时坐在书桌前,白天家里安静,她就啃专业书,儿子留下的旧资料上满是批注和折痕,这些都成了她的 “捷径”。
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对着手机查网课,一遍听不懂就暂停重听,直到弄明白为止。傍晚儿子下班回家,她就逮着机会问问题,母子俩常常讨论到深夜。丈夫看她这么拼,主动承包了所有家务,让她专心复习。
第一年考试,她以 10 分之差没能考上目标院校,查完成绩那天,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半天,出来后对家人说:“再来一年,我心里有数了。”
这一次她调整了复习策略,把重点放在了薄弱的科目上,收集了好多考研名师的讲解视频反复观看,真题卷做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能稳定考到预期分才罢休。
出成绩那天,她盯着电脑屏幕半天不敢动,还是儿子过来点的查询键,338 分,超出国家线 25 分,而且是专业第一名!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她突然蹲在地上哭了,多年的委屈和坚持在这一刻全都释放了出来。最终,她顺利被西南林业大学法硕专业录取。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评论区吵翻了天。
有人说:“50 岁正是闯的年纪,太励志了!” 还有人把截图发给自己父母:“你看人家,退休了还考研,你那驾照该抓紧考了。” 但也有质疑的声音:“这不是挤压年轻人的名额吗?”“退休了就该跳广场舞享清福。” 面对这些声音,阿姨看得很开:“各人有各人寻找快乐的点,我觉得能学习就很快乐。”
其实像她这样的大龄考生不是个例,教育部早就取消了考研的年龄限制,只要有本事考上,多大年纪都能读。这些人用行动证明,学习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我们总说都这年纪了折腾啥,可人生哪有什么该有的样子?有人退休后跳广场舞,有人用退休金圆考研梦,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你身边有这样不服老的长辈吗?他们又在坚持做哪些了不起的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