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杭州钱塘区校企合作实现能源“低碳、数字资产”双赢

“自2018年进驻医药港小镇三期以来,我们率先接入集中供能系统。凭借其稳定高效的运行优势,不仅显著降低了用能成本,也大幅提升了运维便捷性。这种绿色、智能的能源服务模式,有力支撑了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研发与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入驻医药港小镇,让我们切实享受到了智慧能源带来的红利。”近日,杭州一家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运维负责人汪园明兴奋地说,他口中的系统正是杭州钱塘新区中国医药港小镇的智慧能源系统。

据悉,这套系统是由杭州钱塘区产业发展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和达能源有限公司、杭州和达数字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杭州鸿云中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动的“能源数字化”管理系统。

“能源数字化管理,就是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让应用场景的能源使用,比如水、电、热能、光伏绿电等可监测、可优化决策、可智能调度,达到最优化,即高效使用、节能智慧化,并沉淀成数字资产。能源数字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必经之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陈龙表示。

能源数字化的推广,不仅需要深度结合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还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并对数字资产理念的理解与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医药港小镇,凭借独特的产业环境与发展优势,已成为这一新兴领域的重要实践场景。小镇由杭州和达能源有限公司提供整体供能服务,能源体系实现了高效、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鸿云中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杭州和达数字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在算力配置和核心算法方面具备突出优势,为小镇的能源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医药港小镇因地制宜,依托热电联产蒸汽梯级利用,融合谷电储能、余热回收与光伏绿电集中消纳,构建起多能互补、高效协同的区域集中供能体系。目前,小镇已建成并投运4座分布式能源站,覆盖产业建筑约100万平方米,为产学研合作和绿色低碳创新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景。”杭州和达能源公司总经理沙剑晨表示。

记者了解到,能源数字化的核心在“数采”即数据采集。工业现场站传感器密布,每秒都在产生海量数据,如同无数条细流汇成数据江河。若不能及时接住、存好、用上,再先进的系统也会“断流”。按照《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要求,数据采集必须覆盖系统对接、仪表采集、手工填报、烟感实测四大路径,且频率高达秒级甚至更高,这就对数据存储提出极限挑战,要能无阻塞写入、高效分析、精准预测。

怎么破解难题?那就是采用“数据湖仓一体”架构,既像“湖”一样广纳原始数据,又像“仓”一样结构清晰、支持高性能读写。它不丢数据、不卡通道,让海量数据“进得来、存得住、跑得快”。

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让原始数据转化为可利用的关键资产。依托湖仓一体架构,历史数据能够被直接调用并用于模型训练;在算力层面,系统实现了“异构融合”:中心侧以GPU支撑大模型的自学习和进化,边缘终端则部署小模型,实现端侧智能。由此形成的“大模型+小模型”协同架构,使大模型具备前瞻性分析能力,小模型具备即时响应能力。一旦现场站点出现异常,端侧AI即可在秒级完成预警,真正实现实时感知、智能预判和主动调控。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能源管理的范式变革:从事后检查走向事前预防,从依赖人工监测数据走向数据驱动决策。”杭州鸿云中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瑞贤表示,这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数字化能源服务,医药港小镇入驻企业在绿色低碳用能和成本优化方面得到切实受益。

“我们企业的疫苗等生物制剂需在特定温度下保存,对稳定性要求极高。智慧能源系统可让企业实时监测冷源温度、电力负荷,在异常时可自动切换备用冷源,犹如一颗定海神针。”园区药企代表表示。

智慧能源系统部署后,将对能源设备的使用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动态优化供能设备负载,从而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能源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能源管理的升级,更是一次深层的数字资产建构。通过AI算法对类似产业园区用等应用场景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分析与优化,形成了覆盖电力、热力、冷能等多维能源流的‘数字孪生体’。这一系统持续生成高频率、高精度的运行数据,未来,该平台积累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能力,有望以“能源即服务”模式向外输出,实现从“降本工具”到“价值引擎”的跃迁。”杭州和达数字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