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统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今日发文写道,“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切都与其他省份一样;如果和平统一,台湾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台湾现有的制度与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变动,还可以省下防务预算6000亿元。” 根据台当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台湾的防务预算加计特别预算和特种基金后已经达到6068亿元新台币,而2025年的预算更是预计会涨到6300亿元新台币。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占到了台湾全年财政支出的15%,比经济发展支出的占比还要高。 更让人忧心的是,防务预算增长速度飞快,之前防务支出和教科文支出还差1238亿元,现在差距已经缩小到78亿元,用不了多久防务支出就可能超过教科文支出,变成台湾第二大财政支出项目。 这就意味着台湾的财政资源正在不断向军事倾斜,而教育、科技、文化这些关系到民生和长远发展的领域却面临资金被挤压的风险。 大家可能对6000亿新台币没什么概念,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300多亿,这笔钱如果不用在买武器上,能给台湾老百姓带来多大好处啊?看看现在台湾年轻人的处境就知道了,根据统计,2023年台湾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不到3万元新台币,还有23.9%的人只能拿到最低薪资27470元新台币。 更让人揪心的是,台湾青年步入职场十年后,有39.2%的人出现财务赤字,支出大于收入,还有23.2%的人是零存款,名副其实的月光族,73%的青年就业者都有负债。 这些年轻人面临着高房价、低薪资、高工时的困境,连结婚生子都不敢想,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台湾的财政资源分配不合理,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军事领域,而民生领域却得不到足够支持。 要是和平统一能省下这笔防务预算,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台湾的社会福利支出占27.5%,教育科学文化支出占19.5%,这些领域都急需更多投入。 现在台湾税收虽然连年超征,2024年超征了5283亿元新台币,累计超征已达1.8万亿元,但因为特别预算的滥用,台湾财政还是连年赤字,未来五年都将入不敷出。 这种"这边超征,那边借钱"的做法已经让台湾的公共债务达到了6.51万亿元新台币,占GDP的27.66%。如果能把防务预算省下来,不仅能减少举债,还能把钱用在改善民生上,比如提高薪资水平、建设保障性住房、完善医疗体系、发展教育事业,让年轻人不再为生计发愁,让台湾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提升。 再看看这些防务预算花得值不值。台湾向美国采购66架F-16V战机,已经支付了1200亿元新台币,差不多是总经费的一半,却连首架战机都还没收到,原本计划2023年交机,现在拖到2024年第四季度都没把握。 更离谱的是,明年还要支付452亿元新台币,不管飞机到没到,钱都得照付不误。这还只是其中一笔军购,2024年台湾对美军事采购编列了705亿元,加上岛内产制的576亿元,还有美国所谓的"军援"配合款项,这么多钱花出去,换来的不过是些迟迟不到货的武器和虚幻的"安全保障"。 从经济角度看,和平统一对台湾更是好处多多。2024年前11个月,两岸贸易额达到2099.8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地区)出口1367.9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31.7%,大陆仍然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 这么重要的经济关系,如果因为军事冲突受到影响,对台湾经济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台湾现在经济发展支出占比只有14.1%,还在不断下滑,而美国高关税又在冲击台湾产业,在这个产业转型的关键时刻,台湾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充足的资金投入,而不是把钱浪费在军事对抗上。 和平统一后,台湾现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改变,这意味着台湾老百姓熟悉的一切都能保持原样,但却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想想看,不用再花大价钱向美国买武器,不用再担心能源安全问题,台湾的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7%,天然气储备仅能维持14天,粮食自给率不足30%,这些问题在和平统一后,通过两岸合作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大陆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台湾有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两岸携手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让台湾经济摆脱现在的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反观武统的路径,带来的只会是动荡和损失。军事冲突首先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台湾的港口、能源设施如果受损,很快就会陷入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专家分析30天内就可能出现能源危机,60天粮食告急,90天社会失序。 而且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一旦冲突爆发,贸易通道受阻,产业链断裂,依赖出口的半导体、电子等支柱产业将遭受重创,无数人会因此失业,生活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