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清远连山:“劳务代偿”破解公益诉讼赔偿执行难题

今年6月,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经与案发地法院、镇政府多次沟通协调后,在法官主持、多方见证下,被告人甲某某、乙某某签订了《劳务代偿协议》。

今年6月,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检察院依法对甲某某、乙某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责令被告人在县级媒体公开道歉。同时,探索采用以“劳务代偿”方式折抵公益损害赔偿金的模式破解执行难问题,实现惩罚、教育、治理的有机统一。

经查,2019年至2024年10月期间,被告人甲某某、乙某某夫妻二人为改善糍粑口感,长期非法添加硼砂并销售,累计销售金额达2万余元。硼砂作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非食用物质,长期摄入可导致慢性中毒,严重危及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

在办理该案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被告人家庭经济较为拮据,夫妻二人以自制和销售糍粑收入为生,需赡养三位患病老人并抚养三名子女。单纯的惩罚性经济赔偿可能引发其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经报上级检察院批准,该院与法院及有关部门进行多次沟通协商,最终调解确定由夫妻二人在有关部门监管下,通过参与食品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务和劳务服务的方式,折抵公益损害赔偿金。在代偿过程中,有关部门将对两人的劳务执行情况进行记录,评定代偿执行情况。若代偿效果未达要求,仍需继续履行经济赔偿义务。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劳务代偿”机制,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为破解公益诉讼赔偿执行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