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当西方国家还在为要不要来参加阅兵,而勾心斗角、盘算利益时,我们真正的朋友,已经像走亲戚一样,提前10天就到了。就在昨天,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作为9·3大阅兵的第一位贵客,抵达北京。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国事访问,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回家”。 信源:齐鲁壹点——九三阅兵倒计时7天!训练场看“中国排面” 一架专机率先降落在北京停机坪上,它承载的意义,远超一次常规国事访问。全球目光聚焦盛大阅兵,各种政治算计与地缘博弈甚嚣尘上。柬埔寨国王率先到访,清晰映照出国际关系中三种不同的交往逻辑。 柬埔寨的行动,其实是是对一种根植历史深处关系的确认。这份情谊的逻辑,与一些国家将阅兵邀请视为外交筹码的功利主义不同。阅兵前夕,一些西方大国暗示代表级别与其他外交安排挂钩。 一些经济困难小国直接要求经济援助作为出席条件,把庄严的纪念活动视为交易或索取利益的场合。而柬埔寨的到来,并非一次谈判的开场白,而是一段跨越数十年友谊的自然延续。这份关系的基石,是西哈努克国王曾长居北京的岁月。莫尼列太后获“友谊勋章”,也为此添上情感纽带。 这份友谊根植于历史,不易被挑拨,中国在柬埔寨受外部欺凌时提供支持,投资柬埔寨工业园提供数万就业。援建湄公河大桥成为柬埔寨地标。而太后想吃炸酱面这句家常话体现了两国关系的亲近。这些都说明,这种交往超越了冰冷的利益计算。率先到访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在重要的历史时刻与朋友并肩,有力打破了西方观察家预设的叙事框架。 欧洲国家因俄乌冲突及普京受邀,对出席感到纠结。他们担心出席被误解为与俄站队,也担心不出席会疏远与中国的关系。柬埔寨用行动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当中柬国旗在北京机场一起展开,新时代就已经到来,这个依靠相互尊重,而非霸权的新时代证明了国家间的交往,可以服务于共同发展与民族情感。 柬埔寨的到来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外交日益成熟的自信心态,中国坚持自身节奏,以真诚赢得朋友,不刻意寻求外部认可。而且阅兵本身是为纪念抗战胜利,是对历史的致敬,告慰先烈,真正主角其实是中国人民。中国欢迎朋友,但不会乞求谁来捧场,国家实力靠自身发展,而非外界评价。 中国已有东风导弹、歼-20、航母等现代化军事力量,同时中国早已表明,发展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不威胁他国,但坚决捍卫自身利益,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为守护先烈换来的和平,也是警告潜在的破坏地区稳定者。 有人仍认为外国认可很重要,但历史证明自力更生才是根本。柬埔寨的率先到访,是中国坚持走自己道路,以德睦邻后自然结出的硕果。它标志着一种成熟的大国心态。 无论谁来,都不影响中国纪念历史的决心。我们的盛会,是对历史的承诺,是对先烈的告慰。朋友的到来,我们当然热烈欢迎,但我们的尊严与自信,不受观礼台上的宾客名单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