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赞]为什么不能做亡国奴?印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印度的本土原住民叫达利特

[中国赞]为什么不能做亡国奴?印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印度的本土原住民叫达利特人。雅利安人入侵之后统治整个印度,把他的文化给断了,用宗教洗脑,制定了种姓制度。   (信源:环球网——深度报道:历经七十年依旧“如草芥” 印度2亿“贱民”难闯种姓关)   一个社会压迫体系,如何能超越王朝更迭、外族入侵甚至现代法律的冲击,顽固地延续三千余年?印度的种姓制度提供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答案。它并非简单的阶级划分,而是一个通过社会结构、精神控制和历史叙事构建的、几乎无懈可击的自我循环系统。   理解这个系统,需要拆解其环环相扣的三个核心构件:一个无法逃脱的“规则之笼”,一把禁锢思想的“精神之锁”,以及一片被篡改的“记忆之墟”。   种姓制度构建了一个从物理到社会关系都难以逾越的“笼子”。约公元前1500年,进入印度大陆的雅利安人,凭借《摩奴法典》和源自梵天创世的神话,将社会等级描绘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宇宙秩序。从神之头颅诞生的婆罗门到脚底出生的首陀罗,每个群体的命运被永久锁定。   这片土地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的后裔,则被蔑称为“达利特”,意为“被压迫者”。他们被彻底排除在这套“人”的体系之外,沦为“不可接触者”。   这个笼子的坚固,源于对经济命脉的绝对控制。占印度人口约16.2%的达利特,至今仅拥有全国不到2%的土地,而高种姓则掌握着近八成的田地。经济依附使其丧失了独立的根基。   职业与空间双重锁定,将“不洁”工作与达利特身份强制绑定。禁止其进入寺庙、使用高种姓水源等规定,实现了日常生活的物理隔离。后来,征服者们也发现这套分化工具便利。而这也为这套说辞冠上了枷锁。   比物理囚禁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枷锁。种姓制度的真正威力在于,它让被压迫者从内心深处接纳并合理化自身的悲惨处境,从而消解了反抗的根源。印度教的“轮回转世”观念,在此被巧妙地塑造为一种高效的麻醉剂。   今生的苦难不再是压迫的结果,而被解释为前世的“业报”。唯一的出路不是反抗,而是逆来顺受地接受命运,以期在来世获得一个更高的种姓。这套逻辑成功地将现实的绝望转化为了虚无的宿命感。   为了维护这套思想秩序,极端的惩戒威慑必不可少。《摩奴法典》中那些骇人听闻的条款,不仅仅只是法律条例,而是实实在在的惩罚。而这些法律时刻提醒着底层民众,任何对思想秩序的挑战都将招致毁灭性的后果。   一个压迫系统若想长久,最根本的一步是抹去被压迫者辉煌的过去,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枝可依。鲜为人知的是,达利特人的祖先曾是印度河谷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建立的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等城市,拥有着先进的砖房和复杂的城市下水道系统。   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这段辉煌的历史被蓄意地掩埋与遗忘。征服者将这片土地的原主人污名化为“达萨”,即“敌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历史叙事的惊天倒转。   因此,安贝德卡尔的抗争,本质上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记忆与身份的收复战”。他凭借惊人毅力,从一个在教室外听课的“不可接触者”孩童,成长为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学位的法学家。   这本身就是对知识封锁的强力突破。1927年,他带领民众共饮马哈德的“禁忌之水”,不仅是对公共空间禁令的挑战,更是对“不洁”身份的公开宣战。   他晚年最震撼人心的举动,是在1956年带领五十万达利特人集体皈依佛教。这代表着对整个印度教压迫叙事的彻底决裂。这并非简单的更换信仰,而是一次悲壮的文化“越狱”,意图为这个被剥夺了历史的群体,寻找一个新的、平等的精神家园。   种姓制度能成为近乎“完美”的压迫闭环,是因其同时作用于三个维度,即以社会结构囚禁身体、以精神控制重塑思想、以历史篡改抹去根基。   尽管1950年印度宪法明令废除种姓歧视并推行“保留政策”,但效果至今有限。法律条文或许能撼动“规则之笼”,却难解开深植于文化与人心中的“思想之锁”与“记忆之墟”。   安贝德卡尔的遗产之所以不朽,正在于他深刻地洞察到,这是一场必须在法律、精神与文化上同时展开的全面光复。这副三千年的枷锁,向世人揭示了文明的压迫可以何等精密、坚固与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