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秦铁路货运量突破90亿吨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条能源大通道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太原铁路局的卓越运营,更深深植根于太原铁路百年发展的沃土。当我们在为这个数字喝彩时,更应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品味一代代铁路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时代篇章。
太原铁路的发展史,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初的辉煌年代。1907年,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全线通车,标志着山西现代铁路运输的起步。这条铁路采用独特的1米轨距,犹如一条纤细的血管,开始为三晋大地输送生机与活力。1933年,同蒲铁路开工建设,虽历经战火洗礼,仍为后续路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铁路迎来第一次蜕变。1951年,正太铁路改建为标准轨距,彻底打通了山西与全国铁路网的连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太原铁路局所辖线路成为全国能源运输的主动脉,将山西的煤炭资源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支持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这一时期,蒸汽机车的轰鸣声响彻三晋大地,书写着“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发展传奇。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太原铁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3年,太原铁路局完成组织机构调整,运营管理效率显著提高。最值得铭记的是1988年,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大同至大石庄段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时代的开启。这条西起山西大同韩家岭、东至河北秦皇岛的能源大通道,是我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开创了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先河。
太原铁路局不负重托,在大秦铁路的运营管理中不断突破创新。1992年,成功开行首列万吨重载列车;2003年,实现年运量突破1亿吨大关;2006年,成功试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创造了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新纪录。这些成就背后,是太原铁路人在重载技术、运输组织、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创新。
进入新世纪,太原铁路迎来高铁时代。2009年,石太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山西步入高铁时代。2014年,大西高铁太原至西安段通车;2018年,大西高铁全线贯通,构建起连接华北与西北的高速走廊。至此,太原铁路局形成了“客货分离、高效协调”的运输新格局,既保障了煤炭等大宗物资的运输,又满足了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需求。
回首百年征程,从正太铁路的1米窄轨到大秦铁路的重载通道,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从普速铁路到高速铁路,太原铁路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铁路进步的缩影,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动见证。大秦铁路突破90亿吨的货运量,既是太原铁路局运营管理的辉煌成果,也是百年太原铁路发展积累的集中体现。
如今,太原铁路局管辖的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8000公里,其中大秦铁路以其不到全局10%的里程,承担了全局近40%的货物发送量,创造了单条铁路年运量4.5亿吨的世界纪录。这条钢铁巨龙日夜不息,每年将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电厂的发电用煤源源不断输送到各地,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着坚实保障。
大秦铁路跨越九十亿吨,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太原铁路将继续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这条钢铁动脉的世纪交响,必将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