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上海,虽然正值暑期,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不管到哪里,外国游客特别多。第一天去豫园时,当我发现这一现象时,我还怀疑是不是外国人独爱豫园这个地方,可一大圈转下来,我才发现自己的怀疑是一种误判。当我们逛南京路、外滩时,甚至去一大纪念馆时,外国游客同样很多。一大纪念馆,这样的红色旅游景点,按理说,老外应该游览的兴趣不高,可事实完全不是那样,那里的外国游客很多。那些老外长久地驻足在展墙前,端详着那一幅幅图片,仔细阅读着文字介绍,甚至不断地拍照,仿佛比我们这些国内的游客还投入。有些还专门雇了翻译导游,一路给予解说。 这些反常的情景,与我前几次来上海的情况很不一样。带着好奇的心情,我用自己不太熟练的英语随机与那些看得很投入的外国游客尝试着进行交流,以了解实情。通过与他们简单的交流,我发现这些外国游客来自很多国家,既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这些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有来自阿根廷、突尼斯、委内瑞拉等这些不发达的亚非拉国家,更有许多来自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当我问及他们选择来中国旅游的原因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visa exemption(免签)。哦,几天来纠缠在心中的疑问终于解开了,这让我迅速想起了前不久在南京街头发现这类似的一幕,原来都是免签带来的。 是啊,近两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开放,与29个国家签了互相免签的协议,也对47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更是对55个国家实行过境240小时免签。没想到,这一系列的免签政策很快就带来了如此明显的效果。我们肯定马上意识到,外国游客大量涌入中国,会大大增强了国内市场的繁荣度,因为这些外国游客在中国不仅需要吃、住、娱等消费,临走前还要大包小包地背走许多免税的商品。当然,实际效果可能远不止这些。我认为,让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他们会在这种亲身的旅游体验中更多地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而不是某些不怀好意的外国媒体和政客那些歪曲的说辞。 笔者认为,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比他们在中国产生的那一些消费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