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乡村工匠,是扎根乡土、传承技艺的坚守者,更是乡村全面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乡村工匠“千师万匠”培育工作的部署,宿州市全面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从技艺传承、技能培训、产业支持、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发力,系统推动乡村手工业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本报特开设“乡村工匠”专栏,旨在挖掘、记录和传播一批有代表性、有感染力、有带动力的乡村工匠事迹。期待通过这些真实、饱满的故事,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更多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工匠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埇桥区东仙桥社区文化街张荣工作室,清晨的阳光穿透窗棂投下斑驳的光影,满墙悬挂的剪纸作品在光影中若隐若现,那些跃然纸上的花鸟鱼虫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正悄然诉说着一位剪纸艺术家与刻刀、纸张相伴数十载的艺术传奇。
早在童年,张荣便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在家庭艺术氛围的浸润下,他自幼痴迷绘画与雕刻,而在众多艺术形式中,花鸟与剪纸最终成为他心中难以割舍的挚爱。“剪纸不只是简单的裁剪,它需要绘画功底做支撑。”张荣说,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将工笔花鸟的构图技巧融入剪纸创作,在黑白世界里不断钻研线条的韵律与虚实的层次,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凭着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张荣的剪纸作品在全国及省级大展赛中屡次获奖。每一张奖状背后,都是他对艺术极致追求的见证。业内专家评价其作品“既有传统剪纸的灵动,又兼具工笔绘画的细腻”,而收藏爱好者们则沉醉于那些黑白交织中流淌的文化韵味。
谈及最满意的作品,张荣总会提起《荷花之韵》。这幅选用蓝色宣纸刻制的作品,衬以纯净的白卡底色,在点、面、线的巧妙组合下,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莲花是君子的象征,我想通过刻刀让这份品格在纸上永恒。”画面中,荷叶的舒展、花瓣的卷曲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刀都凝聚着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作为安徽省乡村工匠,张荣深知肩上的责任。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他不仅坚守着传统剪纸的技艺,更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传统不是守旧,要让年轻人喜欢,就得在传承中求变。”他走进校园开设公益课堂,手把手教孩子们握刻刀、下线条。他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创作,让剪纸艺术与时代审美碰撞出新的火花。
如今,走进剪纸工作室,在阳光下铺开宣纸,握着那把用了二十多年的刻刀,仍是张荣最享受的时刻。刻刀裁刻间,纸屑纷飞如蝶,一张普通的纸张便有了灵魂。这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的传承——他在纸上镌刻着历史,用作品诉说着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让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记者夏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