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侯冰玉实习生李梓萱
在汝南县人民医院胸外科,该科室主任余景全正在和患者进行术前沟通,他的语气平和、条理清晰,言语中透着一股基层医生特有的朴实与真诚。
从医多年,他带领科室在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的诊治方面逐步形成特色,并通过细致的沟通与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
余景全(左)正在查看病历
微创手术+全程管理,打造科室技术特色
据余景全主任介绍,胸外科目前以胸部肿瘤为主要诊疗方向,涵盖肺癌、食管癌等常见病种,近年来也将乳腺疾病纳入科室范畴。
“我们现在基本上所有的胸部手术都以微创为主,开展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他强调,微创手术不仅技术成熟,对患者肺功能影响也较小,“很多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三天拔管,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
除了先进的手术方式,科室还注重术后全程管理。“根据病理结果和分期,我们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后续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真正实现‘一人一策’的精准治疗。”
早筛早治,把公益做进老百姓心里
为提升肺癌早期诊断率,医院专门开设了“肺结节门诊”,并推出每日10个免费筛查名额,针对45岁以上、有吸烟史或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这是我们的一项公益活动,目的是把筛查做进基层,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余景全主任说。
他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例:一位65岁男性因胸痛入住心内科,造影时意外发现早期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对手术非常恐惧。
经过全院多学科会诊和多次沟通,最终患者接受了微创手术,恢复良好。“这类早期肺癌手术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达到根治。”
“把话讲到病人心里去”,沟通是最好的“良药”
在基层医院,如何留住患者、建立信任,是一大挑战。余景全坦言:“技术是基础,但沟通才是关键。”
他多次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肿瘤患者和家属最初往往焦虑、抗拒,我们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把病情、方案、费用、预后都讲清楚,把他们的顾虑一个一个消除。”
他举了一个典型的沟通案例:面对担心手术风险的家属,他会请正在康复中的老患者“现身说法”,用真实的例子打动对方。“老乡信老乡,实际例子比什么空话都管用。”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还会通过聊家常的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
“问他孩子上学没有、庄稼收成怎么样……这些都是最朴实的话题,能让他放松下来,也减少麻醉风险。”
技术不断跟进,服务持续升温
虽然身为县级医院,但科室在技术更新上从不懈怠。
余景全主任介绍,医院大力支持新技术引进,曾连续三年请省级专家驻院带教,“专家费用医院出,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此外,科室每周四固定举行业务学习会后,还会组织患者参加“医患沟通会”,由医护人员讲解术后康复、肺功能锻炼、预防血栓等知识。“这类科普活动我们已经坚持了近十年,很多患者反馈非常实用。”
在谈及肺癌发病趋势时,余景全主任指出,吸烟仍是主要高危因素,但近年来女性患者比例明显上升,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是否更年轻化还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通过体检发现早期病例的比例也大幅增加。”
余景全主任坦言,县级医院在病源、技术上与大医院仍有差距,但通过不断学习、强化沟通、提升服务,正在逐步赢得百姓的认可。“疗效是根本,但只有把技术和服务都做好,才能真正留住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