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够狠,直接抄了美国作业。 刚听说英伟达要把在华芯片收入的 15% 上缴美国政府当 “准入费”,没几天中国学者高志凯就提议,咱也该对英伟达收 15%,。不过性质得拎清楚 —— 美国那是明晃晃的保护费,中国这是实打实的安全保证金,等确认芯片里没藏后门,钱一分不少还回去。 先说说美国这 15% 是怎么回事。2025 年 8 月美国商务部突然发文,要求英伟达、AMD 这类卖高端芯片到中国的企业,每成交一笔就得抽 15% 给美国国库,美其名曰 “技术特许使用费”。 可稍微琢磨下就知道不对劲,英伟达 2024 年在华营收超 130 亿美元,15% 就是近 20 亿,这钱既不是正常税收,也没用于技术研发,纯粹是借着 “限制对华技术出口” 的由头搞勒索。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 “保护本土芯片产业”,一边却把企业的利润往自己兜里塞,要知道英伟达 40% 的全球营收都来自中国市场,这么折腾下去,企业哪还有钱投入新芯片研发? 再看中国提的 15% 安全保证金,跟美国那套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就好比你在电商平台开店,平台会收一笔保证金,要是你卖假货、坑消费者,保证金就用来赔给买家;等你合规经营满一定时间,钱就退给你。 中国对英伟达收的这笔钱,核心就是为了防 “芯片后门”。之前美国思科设备就被查出过预留的远程操控接口,2023 年某省政务云用的思科路由器,突然在凌晨自动上传数据到美国服务器,最后花了 3 个月才彻底排查清楚。 中国要查英伟达芯片,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组织工信部电子标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专家,把芯片的源代码、硬件架构扒开了查,看看有没有能被远程激活的 “暗门”,有没有会自动上传数据的 “隐形通道”。 要是查下来没问题,15% 一分不差退回去;要是真查出猫腻,不光钱没收,还得按《网络安全法》罚,情节严重的直接禁止在华销售,这规矩跟你去银行办贷款要交保证金、租房子要交押金一个道理,都是为了降低风险,保障合规。 而且这招也不是中国凭空想出来的,早就有成功案例。2022 年中国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 “安全验证保证金”,当时某德国品牌的 CT 机被查出辐射剂量超标,还能偷偷记录患者的影像数据,最后不仅没收了 12% 的保证金,还要求该品牌召回在华销售的 2000 多台设备。 从那以后,西门子、飞利浦这些企业,主动把设备的安全检测报告提前 3 个月交给中国监管部门,生怕再出问题。 这些例子都说明,保证金不是为了为难企业,而是倒逼企业遵守中国的安全标准,毕竟芯片这东西,往小了说关系到企业的 AI 算力安全,往大了说关系到电力、交通、金融这些关键领域的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 说到底,这 15% 的博弈,本质是规则的较量。美国想靠霸权搞 “强买强卖”,中国则是用合规的方式守护安全,一个是蛮不讲理的勒索,一个是有理有据的监管。 等哪天英伟达真把保证金交了,查清楚芯片没问题,大家该合作还是合作;可要是美国还抱着 “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的心态,继续在技术上卡脖子,那最后吃亏的,恐怕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 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只能依赖进口芯片的国家了,从稀土的 “卡脖子” 反制,到自研芯片的突破,中国手里的牌,可比美国想象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