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闹大了!”陕西西安,一大爷家里120000元的存款到期,于是来到银行重新存定期,可没想到,两个月后,大爷竟发现所谓的“存款”竟全部成了理财产品,后面还要继续缴纳24万元! 近日在西安一家银行里面发生了一件糟心事,张师傅(化名)将自己的到期存款在银行业务员的介绍下全部都买成了保险,而且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面还需要缴纳高额保费。 事情起因是张师傅有一笔高达十二万元的存款到期了,于是银行业务员就打电话提醒张师傅并给他介绍了一款一种存款方式。 这种存款方式是专门为老客户提供的,年利率能达到2.5%与普通的定期存款利息高很多。 张师傅听后很开心觉得自己要是办理这个业务的话肯定是赚了,于是就和老伴说了这件事情,老伴觉得不可能会有这样掉馅饼的事情。 但张师傅不去看不死心,非想要去看一下,于是老伴在他去之前前,千叮咛万嘱咐说到了“只存款,不要碰别的”,可他以为稳妥,没往心里去。 到银行之后听业务员详细介绍了之后,张师傅发现发和他想象的一样,于是就按照业务员的指示完成了所有的操作。 随后他回到家里还给自己亲戚说了这件事,不料亲戚拿出他手机查看是什么存款方式的时候却发现张师傅那十二万元全部都被买成了保险。 而且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面,每年都需要缴纳20万元的保费,张师傅赢了之后很是震惊,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干为什么会被全部买成保险。 随后张师傅赶紧找银行,不料银行却拿出办理时的“双录”视频,视频里,他回答了“同意”,银行认定这是凭证。 但张师傅强调自己根本没弄懂金融术语,只是照着工作人员提示回答,以为是存款。 更气人的是,他连纸质合同都没见过,银行说是电子合同,最后还是在职员指导下才在手机上找到。 而且当初推销的客户经理贾某,更是一直联系不上,理由不是“休假”就是“没空”,很明显张师傅就是被坑了。 随后张师傅气不过就直接找了律师想要维权,律师也表明,张师傅在此次的交易中存在着被误导的嫌疑,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全额退保。 目前张师傅还在继续与这份保险抗争着,希望最后张师傅可以申诉成功,否则夫妻二人多年的存款都要全部白瞎到这份保险上面了。 这起事件提醒所有人,尤其是老人,去银行办业务一定要确认是“存款”,合同必须拿到并看清楚,否则很容易掉进类似的陷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