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奶娘王二谟,早年她逃难到了醇亲王府,做了溥仪的奶娘,照顾溥仪的生活,并陪伴他成长, 溥仪对于这位奶娘更是格外依赖,后来直到9岁还没断奶。 溥仪从小就把王二谟当做亲生母亲一样; 这天醇亲王载沣从军机处回来,他一脸不高兴,小溥仪哭喊阿玛,他也没有多看一眼。原来朝中的局势不容乐观,一边是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多年,身患疾病,而慈禧太后年迈,身体也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宫里的局势如此糟糕,宫外的局势也是如此。而而达驽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简单来说,便是大清的八旗子弟,当时的清朝称为满朝,皇亲权贵便都是旗人。 在醇亲王载沣看来,这些乱党斩不尽,杀不绝,才是大清真正的心腹大患;而这是对外的,还在宫里也不平静,袁世凯和李莲英常来常往,似乎又大动作。但在醇亲王看来,如此局势,自己不应该强出头,先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在接下来的这件事情上,他断然拒绝! 而李连英和袁世凯在推测,慈禧在光绪帝过后,要立谁为帝,李莲英天天在慈禧太后身边揣摩,认为醇亲王载沣最有机会,但如果真的是立了他,那自己和袁世凯与醇亲王的政见不和,他们的脑袋不都得搬家。所以决不能让这个成为现实,他们必须想办法人为去干预。 很快李莲英联合袁世凯说动了几个军机大臣,让他们想办法立醇亲王的两岁孩子溥仪为继承人,而这也正合慈禧的意思,她想立个小孩,自己便可以继续执掌朝政,虽然有军机大臣反对,立一个两岁的孩子,朝廷大事不好决断啊。 这天醇亲王突然收到一份光绪皇帝的血诏,说袁世凯出卖新政,出卖皇上,要处死他,醇亲王也没有去追问,而是直接表示自己遵旨行事。 此时作为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当然要捧一捧慈禧,说支持老佛爷,而且老佛爷的身体棒着呢。把慈禧哄得高兴了,便立马决定拟旨!而慈禧就这样一句话,就把偌大的一个中国交给了一个两岁的孩子,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虽然名义上是摄政王,却没有实权,权力依然把握在慈禧的手上,慈禧认为自己的身体还能行,便耐心的等待光绪帝的离去,让溥仪接班。 而得到旨意之时,醇亲王半喜半忧,喜的是醇亲王府又出真龙天子了,自己还成了摄政王,忧的是权力还是掌握在慈禧等人的手中,袁世凯和李莲英依然狼狈为奸,自己无力应对。 而收到旨意之时,溥仪就意味着要离开王府了!奶娘王二谟早已经把溥仪当做自己的孩子,便跪别。从醇亲王府离开后,溥仪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拜见慈禧,但这一见,却把溥仪吓得不轻,甚至成了一辈子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