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林辉
近日,一名刚出生的宝宝突发口唇青紫、呼吸急促,当地医院紧急气管插管救治,初步检查发现心脏杂音,怀疑是先天性心脏病;随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合并室间隔缺损。这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家属联系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九病区(先心外科)主任彭帮田评估病情后,带气管插管紧急转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经精准评估,明确诊断为“复杂先心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下型)合并梗阻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梗阻的患儿往往需要急诊手术,否则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失去手术机会。如果处在新生儿期,急诊手术的风险激增,远期预后差。怎样抉择,非常考验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经过彭帮田主任与心外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何发明商议评估后,考虑可以调整治疗后逐渐脱离呼吸机,再择期行手术治疗。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专业的调整治疗后,宝宝在出生后的第21天,终于可以经口进食了。
最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操作,成功为患儿实施“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心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体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左上腔静脉-右心耳转流术)”。
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非常复杂的畸形,需要利用左心房整个后壁完成与肺静脉的吻合;同时合并左上腔静脉引流是极其罕见的情况,必须将左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好,这个过程异常困难,需要跨越静脉血管纤细、管壁极薄、穿越肺动脉、躲过主动脉和右心耳吻合等多重“大山”。
最终,依靠团队强大的合作精神和技术,手术行云流水。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最终康复出院。
据河南省胸科医院的专家介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静脉未能正常连接左心房,而是异常汇入右心房或体静脉系统,导致含氧血和缺氧血混合,全身供氧不足。其中,心下型是最为复杂的一种,肺静脉往往向下穿过膈肌,连接门静脉或下腔静脉,极易因血流受阻导致严重缺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专家表示,孩子出生后,如果出现以下表现,需立即就医:口唇、指甲青紫;呼吸急促、费力,喂养困难;哭闹后症状加重,难以缓解。
早发现、早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专家建议孕期重视胎儿心脏超声,尤其是高风险孕妇建议进行专业胎儿心脏筛查;孩子出生后关注上述异常表现并及时就医;同时选择专业先心病诊疗中心,复杂先心病需由经验丰富的团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