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出身黄巾军的六员猛将,蜀汉得两位,曹魏也得到两位 1.关兴 - 是关羽之子,但这里重点是他跟随黄巾余部成长,早年亦混迹于民间武装,对黄巾有一定渊源。 - 后来随刘备入蜀,成为蜀汉名将,尤其在北伐中表现不俗。 2.廖化 - 起初是黄巾军中一名小头目,起义失败后落草为寇。 - 被刘备阵营收编后,跟随关羽多年,也跟着诸葛亮北伐,对抗司马懿,屡建战功。 1.张辽 - 早年是张角部将之一,黄巾起义失败后归属于吕布帐下。 - 吕布败亡之后,张辽归魏,成为合肥之战的主力猛将,名动天下。 2.徐晃 - 原是黄巾军外围力量之一,后投靠杨奉,辗转到曹操手中。 - 多次参与对抗蜀汉,尤其长安之战、樊城之战中表现抢眼,是曹操倚重的将才。 另外两人分别是: 1.孙坚军中的程普 - 虽非正统黄巾军干部,却出身草莽,早年与黄巾残部作战中厮混多年,因此作战风格极其彪悍。 - 后为江东吴氏效力,成就东吴基业。 2.马岱 - 早期也参与黄巾余部的地方起义,后随马腾、马超辗转投奔蜀汉。 - 最著名的战绩是“白帝城密令”中刺杀魏延。 这六个人,从黄巾军的草莽身份,一路闯进三国正史,成为各大阵营的骨干力量。也正是他们的经历,才让《三国演义》多了几分“乱世枭雄”的味道。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身处那个年代,你会选择继续打草寇,还是投奔某一方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