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再对印开火之际,印官宣总理访华,莫迪:全力支持中国 当地时间8月19日,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劈头盖脸就指责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发战争财”。他给出的数据挺唬人:俄乌冲突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还不到1%,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飙升到42%了。 更让美国不满的是,印度把低价买来的俄罗斯石油加工成成品油,再高价卖到欧洲,这种“低买高卖”的操作被贝森特称为“印度式套利”,还特意强调这对美国来说“不可接受”。 美国可不是光动嘴皮子,直接祭出了关税大棒。特朗普政府宣布,从8月28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加上之前的25%,总关税水平达到了50%。 这可不是小事儿,彭博经济研究估算,50%的关税可能让印度对美出口暴跌60%,直接影响印度GDP的1%。印度哪儿能咽下这口气,外交部直接回怼,说美国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还指出美国自己也在从俄罗斯购买化肥和铀,凭啥只针对印度。 就在美国对印度步步紧逼的时候,印度这边却放出了个大招。8月19日当天,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与莫迪举行了会晤,莫迪明确表示“十分期待”前往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强调会“全力”支持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的工作。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场面话,背后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考量。 首先,美国的关税大棒把印度逼到了墙角。印度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8%,50%的关税一旦生效,印度的珠宝、纺织、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 为了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印度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丰富经验,正好能帮印度一把。 其次中印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已经达成六点共识,包括恢复直航航班、推动印度香客赴西藏朝圣、加强跨境河流合作等。 特别是直航的恢复,对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意义重大。印度媒体也注意到,莫迪此次访华可能会讨论边境、贸易等问题,甚至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印关系实质性改善的象征。 不过,印度的算盘也打得很精。一方面,通过支持中国来向美国释放信号,表明自己并非孤立无援;另一方面,印度也希望从中国获得技术援助和投资,推动“印度制造”计划。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欢迎印度改善关系,但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现在的局面有点像三国杀,美国、印度、中国各有各的牌。对美国来说,原本想通过拉拢印度来制衡中国,没想到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不听话”,反而和俄罗斯越走越近。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印度还和中国眉来眼去,这让美国的“印太战略”有点玩不转了。 对印度来说,这是个左右逢源的好机会。一方面,继续从俄罗斯购买低价石油,保证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借着美国施压的机会,和中国谈条件,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莫迪心里清楚,在美中之间保持平衡,才能最大化印度的利益。就像印度前驻华大使顾凯杰说的,中国能制衡“特朗普式混乱”,印度需要中国这个合作伙伴。 对中国来说,印度的示好是个机会,但也要保持清醒。中国欢迎印度改善关系,但不会为了迎合印度而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 比如在边境问题上,中方明确表示要“双轨并进”,既要谈合作,也要妥善处理分歧。同时,中国也在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推动与印度的务实合作,比如共同纪念建交75周年,加强人文交流。 现在就看接下来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了。莫迪访华期间,双方可能会在能源、贸易、科技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这对中印关系来说是个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