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37年后,光绪偶遇当年随他禁烟的老卒 话说有一天光绪帝在御花园散心时,瞥见廊下侍立的老侍卫眼熟,细问才知是当年跟随林则徐在虎门处置鸦片的亲兵陈老栓。 皇帝忽然驻足问道:“当年林大人办禁烟那事时,可有过一丝犹豫?”陈老栓浑浊的眼睛亮了亮,声音却发颤:“大人哪有犹豫!那会儿咱没敢直接烧烟——鸦片一烧,里头的东西会渗进土里,怕有人事后挖土取烟再害人。大人领着咱挖大池子,灌海水、撒石灰,让鸦片在池子里慢慢化了,最后顺着潮水排进海里。他盯着那化掉的鸦片说,这烟一日不除,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咱大清就一日抬不起头!” 光绪听完,指尖微微发紧。他想起案头那本林则徐的《四洲志》,书页上的批注还带着墨香,可写批注的人,早已在伊犁的风雪里熬得油尽灯枯。 当年虎门滩上,林则徐带着军民忙活二十三天,用这“海水浸化法”毁了237万多斤鸦片,半分隐患没留。可这边刚处理完,他就被革职流放——明明是为国为民的大义之举,却落得这般下场。陈老栓说,大人离京那天,满城百姓拦着马队哭,他却笑着摆手:“禁烟是对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个人的祸福荣辱算得了什么?!” 37年过去了,如今光绪听着老卒的话,不由得心生感慨。他是天子,固然不必像臣子那样“赌前程功名”,但还是打心里佩服林则徐的大义凛然,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可以置身家性命于不顾,踏实禁烟除害,这份勇气担当,自己得好好学来守住这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老卒的话点醒了他:忠义不是史书上的字,是像林则徐这样的人用一辈子扛起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