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神经损伤靶点 免疫抗癌新希望
抗癌新策略:利用神经损伤机制,逆转治疗困境
两篇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神经损伤,这一曾被视为癌症并发症的现象,如今被揭示为推动癌症进展的关键因素,并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神经损伤:癌症背后的隐形推手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注意到,癌症患者常伴随神经损伤症状,但这一现象与癌症进展的具体联系却鲜为人知。Clements团队的研究首次揭示,在胶质母细胞瘤GBM这一侵袭性脑瘤中,肿瘤细胞通过诱导轴突损伤,触发了一种名为Wallerian变性(可靶向的轴突死亡活性)的程序性神经退化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为肿瘤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还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逸,使得癌症更加难以对付。
免疫抗癌的新希望:阻断神经损伤信号
面对神经损伤这一新发现的癌症帮凶,科学家们并未束手无策。Baruch团队的研究发现,癌症诱导的神经损伤CINI能够激活周围神经中的免疫相关基因,引发慢性炎症,进而抑制免疫系统对癌症的攻击。更为惊人的是,通过阻断这一神经损伤信号通路,如使用SARM1抑制剂或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抗体,可以显著恢复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使原本对治疗无反应的癌症患者重获生机。
临床前实验:曙光初现
在动物模型中,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SARM1基因(在损伤响应中被激活并介导Wallerian变性的关键酶),成功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针对IL-6和IFN-I等关键细胞因子的阻断治疗,也显著增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抗体)的疗效。这些发现不仅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那些对传统治疗无响应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未来:从实验室到临床
尽管这些发现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但它们无疑为癌症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未来,随着对神经损伤与癌症关系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针对这一靶点的创新疗法问世。届时,癌症或许将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成为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