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8月19日,黑龙江黑河,一男子上山采蘑菇时,看到树上卡了个东西,他好奇的过去查看,发现是一个枣核状的金属物体,锈迹斑斑的,男子觉得和电视上看到的炮弹很像,就急忙联系了有关部门!网友:找找周围是不是还有。 东北的山林藏着太多故事,可黑龙江孙吴县的黄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采蘑菇时,会和一枚“藏”在树里的炮弹打个照面。 8月19日那天,黄先生像往常一样钻进孙吴县809电台东北侧的树林,雨后的林子潮气重,蘑菇却长得旺,他低着头扒拉落叶。 直到准备下山时,眼角突然扫到一棵老树干上,卡着个“枣核形”的铁疙瘩,灰黑的表面锈迹斑斑,边缘还嵌着青苔,乍一看像块废铁,可越瞅越不对劲:“电视里的炮弹就是这形状!” 黄先生后脊梁一凉,赶紧掏出手机,哆哆嗦嗦给当地文保部门打了电话,没一会儿,孙吴县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赶到了。 大家围着老树蹲下,手电光打在铁疙瘩上:炮弹长约40公分,弹头直径5公分,一半卡在树干和树根的夹缝里,周围的树皮、树根已经慢慢把金属“啃”进身体里——就像这棵树用了几十年时间,硬生生把炮弹“吞”进了树干。 文保中心的牡丹丹解释,这片林子离当年侵华日军的地下隐蔽部、123师团指挥中心遗址特别近,“初步判断是抗战时期遗留,当年炮弹散落在地面,树越长越大,就把炮弹裹进去了。” 为了防意外,工作人员戴着厚手套,小心翼翼把炮弹从树缝里撬出来,专业人员说,后续会鉴定炮弹是否还有爆炸风险,再做妥善处理。黄先生事后拍着胸口后怕:“幸亏没手欠去摸,这东西要是还能炸,我这条命都不够赔!” 这事传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有人忧心忡忡:“孙吴是抗战旧址,周围指定还藏着不少炮弹、手雷,可得好好排查!” 也有人给黄先生点赞:“大哥太机智了,发现不对劲马上报警,这意识值得学!” 一枚炮弹在树里卡了几十年,背后藏着的是当年的战火纷飞。孙吴县当年是日军北进的重要据点,地下工事、武器残骸多有遗留。 这事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野外遇到奇怪的金属物件,别好奇上手摸,尤其是老战场附近——谁也说不准,那些锈迹斑斑的“铁疙瘩”,是不是还揣着危险,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警察或文保部门,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更让人唏嘘的是树和炮弹的“纠缠”:炮弹本是战争的凶器,却在岁月里被树慢慢包裹,成了历史的“活证据”。它无声地提醒我们,哪怕战争的硝烟散了几十年,遗留的创伤仍在暗处蛰伏,需要后人带着敬畏去面对、去处理。 其实不止孙吴,国内不少老战场周边,都有类似的“战争遗留物”。它们是历史的伤疤,也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和平有多珍贵,也教会我们如何在岁月里避过危险、守护记忆。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新闻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