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离开浪浪山。”在这个夏天击中了无数人的心,成为全网的情绪出口。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讲述了四只普通小妖,没有通天本领,毫无资源背景,却想模仿《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西行取经,成就一番事业。
这个看似荒诞的设定,却引发了无数人的感慨——是待在浪浪山做个安稳的小妖,还是踏上取经路搏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得不说,我们既渴望突破舒适圈,又对未知的世界心怀忐忑。
在那些小妖怪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在现实中的济南,不断“打怪升级”,经历着所谓“浪浪山”的修行路。这座城市中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也正在各自的“浪浪山”中奋斗着。
浪浪山是什么?
是朝九晚五的格子间,是每天重复的工作,是挤不完的早晚高峰,是“就这样吧”的自我安慰与妥协......
它不高,却像一张细密的网,把日子框在固定的轨迹里。
那个想走出浪浪山又怕摔得遍体鳞伤的小野猪,又何尝不是每个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的我们呢?一边抱怨着眼前的“浪浪山”太小太挤,一边又对山外的世界怀着三分向往和七分胆怯。
可是,即使是山,我们就翻不过吗?翻过山之后的风景又是怎样的?
笔者认为,这种对未知的渴望,才是每个被困在“浪浪山”里的普通人共有的心跳。
想想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在面对困境与突破、安稳与冒险时的种种选择。
人人都有自己的“浪浪山”,城市亦如此!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命运的改变,在于翻过自己的“浪浪山”!
从2019年发文推进工业强市,到2020年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加快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到2023年召开全市大会明确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再到今年召开全市大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济南近年来紧紧抓住“工业强市”,不断翻山越岭,工业经济“肉眼可见”地箭头向上发展。不仅有中国重汽、小鸭洗衣机、济南轻骑等“老字号”,还有浪潮集团、华熙生物、比亚迪济南基地等数字与绿色的“破局者”,更有晶正电子、国网智能等“新势力”。
济南走出了自己的“浪浪山”,更在工业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升级打怪”真能修成正果?
如果说电影中的小妖怪们在虚构的浪浪山中奋斗,那么现实中,济南正在发生着普通“小妖怪”们共同奋斗的故事。
前不久,随着“昆仑59号”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济南地铁9号线王舍人北站至裴家营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此次贯通的这1227米,建设者们面临着周边建构筑物密集及多线交叉作业协调难度高等多重挑战,通过多项关键技术,攻克狭小空间始发难题,确保复杂地层安全掘进,最终实现了“零超挖、零突涌、零沉降”目标。
再看看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它是在市大数据局指导下,由济南能源集团牵头,济南大数据集团、神思电子、中电云计算等12家企业共同发起,将成为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产业合作的关键桥梁,从而更好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这些往大了说是“济南轨道交通”的建设、“数字济南”的发展,往实了说正是因为这些建设者、推进者等,默默无名的努力推动着我们的城市向前发展。
不仅如此,这样的变化发生在济南的各个角落——高新区舜泰广场旧操场通过“地上建公园、地下建停车+商业”的分层出让方式一地多用,新增车位超1000余个、商业出租率达95%以上、商场日均客流六七千人次;
历城区579百工集城市更新项目,以文化、艺术为旧厂区重新赋能,通过预招商+KOL引流模式,带动50余个兴趣社群聚集;
历下区刘智远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了济南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集中式租赁公寓,配置约5000平方米的共享公区和十大缤纷社群......
数字与变化背后是济南在“升级打怪”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更是反馈给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敢问路在何方?
我们心里的浪浪山,或许是自己走不出去的“执念”。一份稳定职位、一个可靠靠山、一次体面归来,像极了我们熟悉的现代“好人生”模板:毕业、就业、结婚、生子,每一步都有既定参照,顺利实现便是人生赢家。
但如果走不出去呢?电影给到的启示:就在心里修一座灵山。笔者觉得,走出去可以看看大千世界;即便走不出,也得成为更好的自己!
济南,又何尝不是在不断修行的路上,筑牢自己的“灵山”?
在济南高新东区,云巴列车正在轨道上启动为期3个月空载试运行。它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串联起唐冶、孙村、两河、庄科四大片区以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生命科学城、智能装备城三大产业园区,成为破解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的最优解。
在黄河济南段地下30米处,随着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掘进完成,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顺利贯通。目前,在黄河起步区段42公里的河道上,整体规划了21处跨河通道,建成后跨河通道平均间距缩小到3公里。
与此同时,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历经4年建设正式建成通车;“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机器人运动会上冲过100米表演赛终点,夺得冠军;今年7月,全市快递业务收入完成9.14亿元,同比增长4.59%......
种种探索表明,济南不仅走出去,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当然,城市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人民。每个参与者可能从未想过自己有多么伟大,只是日复一日地埋头工作,就像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只是想着“该干点正经事”。
可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共同努力,构筑了城市跳动的脉搏,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人,他们可能是程序员、工程师、建筑工人、企业职员、环卫工人...虽然岗位不同,都是修成了正果的“小妖怪”。
当个人梦想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浪浪山就不再是束缚,而是成长的舞台。每个生活在济南的人都在走出自己的浪浪山,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正在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正在共同打造一个更好的济南。
愿在济南的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毕竟,路在脚下,更在心里。(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邢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