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

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996年妻子47岁时,竟然又怀上了第12胎,夫妻两人犹豫不决,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呢?   1996年,在山西吕梁山区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47岁的李玉珍怀孕了! 这件事,本应该是全家庆祝的好事情。 然而,在李玉珍的脸上却看不到即将为人母的喜悦。 因为,自从1969年李玉珍20岁嫁入高家起,她先后已经诞下了11个孩子。 1969年,23岁的高海贵与20岁的李玉珍,步入婚姻。 很快,李玉珍怀上了第一胎。 在“传宗接代”观念根深蒂固的晋西北农村,高家全家上下都期待这头胎会是长孙。 然而,呱呱坠地的却是一个女儿。 虽有失落,但初为人父的喜悦尚在,高海贵也欣然接受。 在婆婆的催促下,李玉珍刚出月子便再次怀孕。 然而,第二胎仍是女儿。 这对年轻夫妇,想着“下一胎一定是儿子”,于是,李玉珍生下了6孩子。 随着,村子里传出“老高家怕是要绝户了”、“生不出带把的”闲言碎语。 高海贵开始对“儿子”愈发渴望,最终他对着疲惫不堪的妻子李玉珍表示。 “无论如何,一定要生出儿子!” 为此,他们不惜在国家出台“计划生育”政策时,高海贵选择了铤而走险。 他带着怀孕的李玉珍,开始了东躲西藏的“超生”之路。 他们辗转流离,只为躲避计生干部的追查。 然而法网恢恢,他们数次被抓,缴纳了罚款。 可是,直到第十一胎,每一次都是女儿。 李玉珍的身体在频繁的生育中严重透支,高海贵的心气也在现实的磨砺中消磨殆尽。 看着一屋子女儿和家徒四壁的境况,高海贵终于认命。 他对妻子说:“算了,不生了,咱就好好把这群闺女养大吧。” 那一刻,他放下了执念。 李玉珍也松了一口气,投入到了养育女儿们的生活中。 谁曾想,命运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年近五旬的李玉珍,竟然意外怀上了第12胎。 这张迟来的妊娠诊断书,悬在了这个早已疲惫不堪的家庭头顶。 生,还是不生? 高海贵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着旱烟。 而屋内的李玉珍看着诊断单,再看看屋内几个尚未成年的女儿,最终陷入了犹豫。 经过数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思量,高海贵最终拍板:“生!不管是男是女,这都是老天爷给的,咱认了!” 李玉珍抚摸着腹中的胎儿,也默默点了点头。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为了“生儿子”而战,而是选择接纳命运的安排,迎接这个不期而至的生命。 整个孕期,李玉珍在担忧与期待中度过。 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断言这次“准是儿子”,也有人摇头叹息“何苦来哉”。 高海贵则默默承担起更多农活,尽力照顾妻子。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当产房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医生报喜“是个带把的!”时,守候在外的高海贵瞬间老泪纵横。 27年的期盼,11次失望的轮回,终于在生命的暮年,迎来了一个儿子。 他们为这个迟来的“珍宝”取名高浩珍,寓意“上天恩赐的珍贵”。 小浩珍的降生,给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高海贵将儿子视若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11个姐姐对这个最小的弟弟更是疼爱有加。 大姐早已出嫁生子,却将弟弟视如己出,三姐甚至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早早回家帮衬,只为减轻家庭负担,让弟弟能安心读书。 家中有限的资源,自然地向高浩珍倾斜。 好吃的、好穿的,总是他优先。 姐姐们对此并无怨言,在她们朴素的观念里,弟弟是家里的“根”,是父母半生期盼的结晶,理应得到最好的照顾。 然而,过度的宠爱也悄然埋下了隐患。 在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高浩珍的性格开始变得骄纵与依赖。 22岁那年,尚在高三就读的他,因与女同学早恋并致其怀孕,不得不仓促辍学结婚。 面对儿子的任性妄为,高海贵夫妇第一次感到痛心疾首。 但血脉亲情与长久以来的溺爱惯性,最终仍让家人选择了包容与善后。 11个姐姐,再次站了出来。 她们东拼西凑,硬是筹了32万元,为弟弟置办了体面的彩礼,甚至资助他开了一家理发店。 她们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弟弟是爸妈的心头肉,也是我们的亲弟弟,我们不帮他谁帮?” 然而,这份亲情,也折射出传统观念与现代困境的交织。 高浩珍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惯子如杀子”的古训。 被过度保护的他,在真正需要承担家庭责任时,显得缺乏担当。 生活的重压最终迫使他开始学习经营理发店,学着做一个丈夫和父亲,只是这份成长,来得有些迟,代价也有些大。 2018年,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在网络流传:“高海贵、李玉珍夫妇,11位身着红色上衣、衣服上分别绣着数字1到11的女儿,以及身着12号红衫、新婚不久的高浩珍夫妇。” 这张照片,也记录了一个家庭跨越半个世纪的生育故事。 主要信源:(央视《焦点访谈》2021年"新时代农村家庭变迁"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