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节气里的养生智慧:处暑时节,做好这3件事安稳入秋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节气里的养生智慧:处暑时节,做好这3件事安稳入秋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意为“出暑”,标志着暑气渐消、秋意渐浓。此时昼夜温差加大,气候由湿热向干燥转变,养生需顺应“收”的原则,做好这3件事,能帮助身体平稳过渡到秋季。 一、“秋燥”来袭,先调饮食 处暑后空气湿度下降,易出现口干、鼻燥、皮肤干等“秋燥”症状,饮食上需注重滋阴润燥: - 多吃白色食物: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可多吃银耳、百合、梨、莲子等,比如煮一碗银耳百合莲子羹,既能补水又能润肺。 - 少辣少凉,适当增酸:辣椒、冷饮等易加重秋燥和肠胃负担,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帮助收敛肺气。 二、早睡早起,养好“秋收”之气 处暑后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人体也应顺应这种变化调整作息: - 早睡以顺应阴精收藏:尽量在22:30前入睡,帮助肝脏排毒,缓解夏季积累的疲劳。 - 早起以顺应阳气舒展:早晨气温适宜,可适当晨练(如散步、打太极),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三、“春捂秋冻”要适度,重点护好3个部位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处暑时节“秋冻”需讲究分寸,尤其要保护好易受凉的部位: - 颈部:颈部受凉易引发感冒、肩颈酸痛,可戴轻薄围巾保暖。 - 腹部:秋季肠胃功能较弱,腹部受凉可能导致腹泻,穿衣需盖住腰腹。 - 脚部:“寒从脚下起”,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驱走凉意。 处暑养生的核心是“润燥、收敛、保暖”,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和作息,才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毕竟,顺应时节的生活节奏,才是最自然的养生之道。 处暑养生方法 早秋养生 夏天养生禁忌 热天养生 清凉养生法 八条养生经验 换季养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