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避暑+游玩+文化研学 周口博物馆成夏季“孩子乐园”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玉坤

工作人员正在为“周博少年”们进行小小讲解员培训

“夏天在外面热得待不住,周口市博物馆成了我们暑假带娃的好去处!”市民李先生笑着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说。夏季酷暑难耐,放暑假的“神兽”们“何去何从”成了家长们头疼的问题。8月19日,记者在周口市博物馆看到,不少家长选择带着孩子来馆内“度假”,这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上午9时许,周口市博物馆门前已排起长队,孩子们有说有笑,陆续入馆。大厅里冷气充足,幕布早已拉好,精彩的抗战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也准备就绪。不少小朋友一进来就着急抢占“最佳”观影位置,打算在这里过足“电影瘾”。

电梯旁,一群穿着黄马甲的小朋友正在被有序组织上楼。他们是本次研学夏令营的成员——“博物少年”。“博物少年”是周口市博物馆为普及推广家乡历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专门针对7-12岁少年儿童开办的实践活动。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习成为小小文物讲解员,既能增长文博知识、深入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熏陶,又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

不少小朋友还会来到三楼的文创中心,品尝以汉代五铢钱铜范为原型的文创雪糕,收集富有周口地域历史文化意义的印章,感受新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文创产品将文化与日常用品相结合,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我们以大众易于接受的可视化形式普及周口文化,既让小朋友品尝了美味,又加深了他们的文化体验。我们一直在探寻周口文化、丰富文创产品的路上不断努力。”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表示。

周口市博物馆举办非遗藤编体验活动(资料图)

据了解,周口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河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是宣传周口市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不仅不定期举办活字印刷、剪纸、藤编、拓印体验及中医市集等非遗文化活动,还能体验VR全景游戏等新科技,让孩子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接触未来发展的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