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高志强通讯员王振杰
“我正在看一本围棋书,内容特别有意思,和学校社团教的不太一样。别看书厚,但我都能看懂!这里环境真好,有空调、有热水,还贴心地准备了防暑用品,志愿者哥哥姐姐还会帮我找喜欢的书。”近日,一位戴眼镜的小姑娘常益瑄兴致勃勃地分享道。这是林州市陵阳镇武家泊村暑期公益阅读课堂中的一幕,也是该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准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多方助力,书香洋溢。村内原有农家书屋藏书千余册,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有限。为此,驻村帮扶单位市委宣传部积极协调市新华书店,向村里捐赠300册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图书,极大丰富了书籍种类和内容。7月31日,送书车刚停靠在村委会门口,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将书籍搬运整理、摆放至桌上。翻阅着崭新的图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志愿服务,暖心护航。从8月开始,每天下午4点,村委会二楼公益课堂准时开始。三名大学生志愿者会细致登记参与学生姓名、年级、家长电话和签到时间等信息。他们不仅负责日常的签到签退、阅读引导,还维护课堂秩序、打扫环境卫生。“我从村微信群看到志愿者招募通知后立刻报了名。刚高考完,能参与这样的志愿服务,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同时我自己也能静心读读书。”志愿者元薇轲说。
网格员刘林梅介绍:“保障孩子安全是活动的首要任务。我们在运行中不断优化安排,比如要求孩子们一次性选好两小时的阅读书籍,避免频繁换书影响秩序;还将阅读时段分为两节课,中间安排十分钟休息,模拟学校节奏,让孩子更容易适应。”
音乐启迪,童心飞扬。8月19日下午,公益课堂传来阵阵琴声与歌声。明亮的教室里,二十个孩子正跟随市音乐家协会王珍老师的节奏放声歌唱。起初孩子们还有些拘谨,但在王老师专业的指导下,他们越来越投入,歌声也愈发激昂整齐。尽管课堂时间有限,孩子们仍初步学习了发音、节奏和装饰音等乐理知识,师生互动融洽、氛围热烈。
“非常愿意来做这样有意义的事,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让我特别放松!”课后,王珍老师一边整理乐器一边说,“今天还有个准一年级的小朋友,专注力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让我很惊喜。孩子们年龄跨度不小,教学需要综合考量,希望这堂音乐课能为他们打开一扇艺术之窗,从此爱上音乐。”
孩子们对音乐课充满期待,提前一周就兴奋地询问课程安排。课堂上,他们活泼可爱、热情洋溢,两名女同学还即兴伴舞,动作流畅优美。“前几天村里的文艺演出,我们都想上台表演呢!”她们笑着说。课程持续到傍晚六点,孩子们仍意犹未尽,拿着曲谱哼唱着蹦蹦跳跳回家,迫不及待要与父母分享学习的快乐。
体育赋能,活力绽放。8月20日下午,体育课还没开始,一二十个孩子早已自发排成两队,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体育课使用的接力棒是由村支书亲手制作的——砍棍、去皮、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用心。村干部元淑媛说:“这些都是为了孩子,我们要注重细节,自制的使用方便。”
来自河南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王嘉木担任本次课程教师。一声哨响、一个标准示范,立刻展现出他的专业素养。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跑步、跳跃,迅速进入状态,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考虑到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体育课特意控制在一个小时,做到张弛有度、科学锻炼。下课时间到了,很多孩子仍依依不舍,一边上楼看书一边悄悄期待着下一节体育课。
实效显著,治理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王振杰总结道:“本次‘书香伴暑假阅读润童心’公益阅读课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连续开展三周,参与学生57名,日均阅读约20人,总人次达269次。从制定方案、协调图书、招募志愿者,到购置防暑用品、维修饮水机、准备奖品及日常服务保障,镇村干部和志愿者投入大量心血。每举办一次活动,干群关系就更近一步,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也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