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锋行链盟]2025年6月中国及31省市区块链政策及标准汇编

锋行链盟2025年6月中国区块链政策深度解读与趋势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聚焦金融创新与长三角一体化

政策文件:《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中央金融委员会,2025年6月18日)

核心要点: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解读: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特性可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难题,实现应收账款、票据等资产的透明化流转,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明确上海作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定位,要求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解读:区块链将成为上海金融科技生态的核心技术支撑,可能催生跨境支付、数字资产交易等创新业态。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

强调区块链在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的作用,推动跨区域数据共享和监管协同。

解读:长三角或将率先探索区域性区块链金融联盟链,实现政务、企业、金融机构间的数据互通。

二、地方政策实践:数据要素与跨境贸易双轮驱动

(一)湖北省: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生态

政策文件:《湖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湖北省数据局,2025年6月13日)

核心目标:

到2028年建成3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上架2000个数据产品,覆盖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

关键技术: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确权标识。

亮点与挑战:

数据流通机制:通过区块链实现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分离,保障数据提供方权益。

应用场景拓展:医疗健康数据共享、供应链溯源、政务数据跨部门协同。

挑战:需平衡数据开放与安全,建立统一的数据定价和收益分配机制。

(二)陕西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破局

政策文件:《陕西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细则(试行)》(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2025年6月16日)

核心机制:

省级授权以“整体授权+分领域授权”为主,明确数据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责。

授权范围:优先开放民生领域数据(如社保、教育),严控敏感数据流通。

创新点:

场景化授权:结合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场景需求释放数据价值。

风险管控:建立“数据沙盒”测试环境,防范数据滥用风险。

(三)上海市:区块链赋能跨境贸易便利化

政策文件:《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上海市商务委等,2025年6月27日)

关键举措:

区块链+多式联运

利用区块链整合海运、陆运、空运数据,实现“一单制”提单和全程追溯。

监管模式创新

推广“联动接卸”“离港确认”等无纸化通关,缩短货物滞港时间。

长三角联动

协同宁波舟山港等港口,构建区块链跨境贸易协同平台。

预期成效:

跨境贸易单证处理效率提升50%以上,企业通关成本显著降低。

三、政策共性特征与趋势研判

技术融合深化

各地政策均强调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协同,推动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场景导向明确

从金融、贸易到社会治理,区块链应用逐步从理论探索转向规模化落地。

区域协同加速

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通过区块链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数据协作网络。

合规底线强化

数据授权运营、跨境流动等政策均设置严格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

四、企业机遇与应对建议

技术供应商

抓住可信数据空间、跨境贸易平台建设机遇,提供定制化区块链解决方案。

金融机构

探索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中的创新应用,布局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地方政府

加强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本土数据要素市场生态。

总结:2025年6月政策显示,中国区块链发展已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新阶段。国家层面以金融和区域协同为突破口,地方层面则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产业场景落地。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和政策红利释放,区块链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治理现代化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