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鲜花姐”从安徽来杭,从没有手艺干到行业翘楚!当前这个行业最缺“80”后

今年51岁的黄鲜花来杭州正好20年,如今的她已成为杭州家政行业的翘楚: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流动留守妇女儿童标兵”“西湖区节水达人”等荣誉称号,还上过央视、省电视台介绍她工作中积累的“家庭保洁经验”。

和雇主处成了朋友,

服务时间最长达20年

今年31岁的黄鲜花来杭州正好20年,如今的她已成为杭州家政行业的翘楚:先后被评为“杭州市流动留守妇女儿童标兵”“西湖区节水达人”等荣誉称号,还上过央视、省电视台介绍她工作中积累的“家庭保洁经验”。

至今黄鲜花依然清晰地记得20年前刚来杭州时的情况。刚开年,夫妻两人从老家安徽来到杭州,但因为没有手艺,人生地不熟,一段时间下来两人都没有找到工作。“着急,每天睁开眼就是开销,但又想不出自己能干什么。”初中学历的黄鲜花陷入了焦虑,好在她遇到了如今已是家政行业知名企业家的丁常菊,那时丁常菊开的杭州市巾帼家政公司刚起步,员工不到10人,黄鲜花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公司做保洁员。她很珍惜这份工作,常常铆足了劲干活,虽然有时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痛,但她依然能从打扫中找到乐趣。有一次她被分配到动物园一带清扫路面,她看到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回来高兴了很久。

黄鲜花从最初级的家政服务证书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现在已经获得了家政服务高级证书。很多雇主喜欢黄鲜花,亲切地叫她“鲜花姐”。有一家雇主是黄鲜花刚入行开始服务的,至今已经持续20来年,有时黄鲜花在忙别的订单,对方也愿意等。“这是一对退休夫妻,就住在市中心。我定期上门做卫生保洁,有时看到脸盆里有衣服,虽然不在服务范围内,但我还是会趁手就把衣服洗了,举手之劳嘛。”如今,这对夫妻已经年过八旬,也和黄鲜花成为了好朋友。黄鲜花总结了一条家政服务的铁律:“拿真心换真心”。有的雇主出去旅游了,电子密码锁直接告诉她,她也特别珍惜这份信任。

在长期的工作中,黄鲜花发现需要家政服务的老人在增多。有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不仅需要保洁做饭等服务,生活中还有各种不方便,比如理发等。于是她自费买来理发工具先在家人头上试,不出半年自学成为了老人喜欢的理发师。如果有老人需要,她也会帮助理发。她也常参加公益活动,很多老人都喜欢她的理发手艺。

家政服务行业人才缺口庞大

目前最缺的是“80”后

巾帼西丽集团旗下专业培训学校校长郭昱辰告诉记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目前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员需求依然庞大,尤其缺乏像“80”“90”后这样的生力军。目前巾帼西丽集团在7个省有200多个服务网点,超过4000名员工,但在家政服务一线工作的员工中,“80”后的占比也很少。从目前行业的薪资情况来看,普通家政服务人员的月工资在5000至8000元左右,如果是月子、育儿等方面的家政服务人员,薪资待遇更高,月薪资至少超过一万元。

“也许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但事实上这个行业在当下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有技术有文化的高素质服务人员。”郭昱辰坦言。

在她看来,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家政护理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庞大。养老护理更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将突破4亿。庞大的老年群体,意味着对养老服务的海量需求。四川、青海、重庆三地的一份联合消费调查显示,73.72%的受访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上门)养老。

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即使在考虑家庭照护资源后,仍有巨大的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年发布的“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养老护理员居于前列。

到2027年底,

杭州每万名老人将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9名

今年3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

杭州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培育养老服务人才的举措。

2024年,杭州市民政局会同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了《加强杭州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养老护理员,给予每人每月300元-1200元的特殊岗位津贴;对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奖补;给养老护理员提供困难帮扶和技能提升服务。

此外,杭州市民政局还联合省市高校开办养老服务与管理方向的“定制班”、支持相关院校联合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帮助养老护理员参加继续教育。预计到2027年底,杭州每万名老年人将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9人,其中,高级以上护理员比例不低于20%。持证养老护理员中,持救护员证的不低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