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里的柿子树
文/张国英
炽热的日头下,奶奶小院里的柿子树又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颗颗圆滚滚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盏盏青绿色的小灯笼,在夏日的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树叶在刺眼的阳光下泛着油亮的翠绿,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些青涩的果实扇动着夏日的风。当我看到这些果实,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奶奶坐在树下乘凉的场景。她总是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树干,说这棵柿子树是她年轻时种下的,已经陪伴了我们家半个多世纪。那时的我总爱爬上树去摘柿子,果实还带着涩味,奶奶总会轻轻扶着我的腿,说:“再等等,等它们变黄了,就甜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奶奶就会搬着一个小板凳坐在柿子树下,树荫正好能遮挡住毒辣的阳光。我常常趴在她的膝头,听她讲述年轻时的故事,而她总爱用蒲扇轻轻扇动,为我驱散夏日的闷热和蚊虫的叮咬。柿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奶奶的讲述伴奏。她说这棵柿子树见证了我们家的变迁,也见证了她和爷爷的半个世纪的岁月。那时候,爷爷还在世,他会和奶奶一起在树下乘凉,一起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年代,谈笑风生的相互陪伴,你端来一杯热茶、我递给你一颗柿子的日常,就是最动人的爱情。
而最难忘的,就是每当柿子成熟时,奶奶为我们准备的那顿美食。
当阳光透过柿子树的枝叶洒在院子里,在斑驳的光影下,奶奶总爱轻柔地摘下那些金黄透亮的柿子晒成柿子饼。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我常常跟在她身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闻着柿子散发出的香甜气息。柿子糕也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盼望的美食,蒸熟的那一刻,厨房里弥漫着糯米的香气与柿子的清甜,奶奶轻轻掀开锅盖,热气腾腾中,我总能看到她脸上绽放出慈祥的笑容。
最让我感动的是,奶奶总是把最好的那一块柿子糕夹到我的碗里,笑着说:“小馋猫,多吃点。”她自己却总是舍不得吃,即使是最简单的柿子饼,也要留给我们这些孙辈。“这些好吃的留着给孩子们”,她常常这样说,“你们爱吃,我看着你们吃就开心”。那时的我还年少,总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份爱会永远延续,这份美食会永远相伴。
后来,每当我走过柿子树下,看到树上挂满青涩的果实,总会想起奶奶的笑容。那些曾经让我垂涎欲滴的柿子美食,如今只剩下记忆中的味道。微风吹过,我常常闭上眼睛,试图还原那柿子糕的香甜软糯,却总是被沿着眼角淌下的泪水打断。原来,失去至亲的滋味,就像品尝那未成熟的柿子,酸涩得让人无法言语。
如今,柿子树依旧枝繁叶茂,果实依旧青涩地挂在枝头。但树下再也看不到奶奶的身影,听不到她那温暖的话语。每当我走过柿子树下,仿佛还能感受到她留下的温度,闻到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我常常想起她教我摘柿子时的情景,她总是说:“要等柿子变黄了再摘,那时候最甜。”可是现在,我却只能看着这些青涩的果实,想起奶奶轻轻拍我时慈爱的容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棵柿子树依然在小院的角落里安静生长,每当秋风拂过,柿子就会由青转黄,就像奶奶的笑容,温暖而甜蜜。而我,也不再像儿时那般调皮,早早地就将未熟的果子摘下,也再也听不到奶奶的唠叨。此刻,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再听一次奶奶讲述柿子树的故事,再感受一次她温暖的怀抱。但是,柿子树依旧在,奶奶却不在了。我只能默默地站在树下,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仿佛在等待奶奶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