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为请假装病:说自己 “风疾发作”,结果在酒馆撸串被上司撞见,场面太尴尬 文人的请假套路,有时会在酒馆现原形。初唐时期,“初唐四杰” 之一的卢照邻为躲繁琐公务,谎称 “风疾发作,卧床不起” 请假三天,转头就约朋友在长安酒馆撸串喝酒。正当他举杯痛饮、高谈阔论时,上司吏部侍郎突然推门而入,看着他红光满面的样子,冷冷问:“卢参军不是风疾发作了吗?怎么还有力气喝烈酒?” 卢照邻手里的酒杯 “哐当” 落地,这场 “装病翻车” 大戏,成了长安城文人圈的笑柄。 这场啼笑皆非的 “病假风波”,藏着文人的职场无奈。当时卢照邻在吏部任参军,每天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还要应付没完没了的应酬,早就想找机会歇口气。恰逢好友王勃、杨炯来长安,他便灵机一动,想起自己早年确实得过轻微风疾(类似风湿),干脆以此为由请假,想趁机和好友相聚。 请假条写得声情并茂:“臣近日风疾复发,头痛欲裂,四肢麻木,恐难理政,恳请陛下(此处指上司)准假三日调理。” 吏部侍郎见他说得恳切,又知他有旧疾,便准了假。可谁也没想到,卢照邻转身就换了身新衣服,带着朋友直奔西市最火的 “胡姬酒馆”。 酒馆里,卢照邻正和王勃划拳行令,桌上摆着烤羊肉、胡饼和西域烈酒。他撸着串说:“这破公务谁爱干谁干,咱们今天不醉不归!” 杨炯笑着提醒:“你装病请假,要是被发现可就糟了。” 卢照邻满不在乎:“放心,侍郎大人忙着呢,哪会来这种地方?” 话音刚落,酒馆门帘被掀开,吏部侍郎带着随从走了进来。原来侍郎处理完公务,想顺路来酒馆买些西域葡萄酿,没想到竟撞见 “卧病在床” 的下属。四目相对的瞬间,卢照邻脸上的笑容僵住,手里的羊肉串 “啪嗒” 掉在盘子里。 “卢参军这病好得挺快啊。” 侍郎语气冰冷,目光扫过满桌酒菜,“本官记得风疾患者忌辛辣烈酒,你这又是羊肉又是烈酒,是想让病情加重吗?” 卢照邻慌忙起身,腿脚麻利得不像病人,结结巴巴地说:“卑职…… 卑职这是…… 以毒攻毒!” 周围酒客顿时哄堂大笑。有认识卢照邻的文人调侃:“卢大才子这病,怕是相思病吧?见了好友就好了!” 侍郎脸色更沉,指着他说:“明日到吏部领罚!身为官员,竟敢欺瞒上司,成何体统!” 说完拂袖而去。 卢照邻站在原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王勃拍着他的肩膀:“这下玩脱了吧?估计要罚俸三个月。” 杨炯则叹气:“早让你别装病,现在好了,文人风骨都没了。” 这事很快传遍长安文人圈,成了写诗调侃的素材。有诗人写打油诗:“卢生风疾假三天,酒馆撸串乐翻天,谁知上司从天降,吓得酒杯掉桌前。” 连国子监的学生都把这事编成情景剧,嘲笑文人的 “小聪明”。 第二天,卢照邻硬着头皮去吏部领罚。侍郎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让他把请假条里写的 “头痛欲裂” 写成文章,详细描述病痛感受。卢照邻只能硬着头皮写,越写越脸红,最后在文末认错:“臣不该欺瞒上司,装病旷工,愿领责罚。” 侍郎看后哭笑不得,罚了他一个月俸禄,让他 “好好反省,别丢了文人脸面”。 其实卢照邻装病不是第一次。有次要陪上司参加无聊的宴会,他谎称 “母亲生病” 请假,结果被人撞见在曲江池划船赏景。只是这次运气太差,直接被上司抓了现行。经过这次教训,他再也不敢装病,只是在诗里吐槽:“案牍劳形日日忙,何时能得半日闲?” 这场 “装病翻车” 事件,虽让卢照邻丢了面子,却也让他写出不少反映官场束缚的好诗。他在《长安古意》中写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暗讽官场的虚伪应酬,其中或许就有这次被抓包的感悟。 后世文人提起这事,多是会心一笑。史学家评价:“卢照邻的装病,反映了初唐文人在官场与自由之间的挣扎。他们既想保持风骨,又想逃避束缚,偶尔的小聪明翻车,反而让形象更真实可爱。” 比起那些一本正经的官员,会装病、会犯错的卢照邻,反而更像个有血有肉的文人。 如今再看这段历史,卢照邻在酒馆被撞见的窘迫模样仿佛就在眼前。它告诉我们,无论古今,职场摸鱼都有风险,与其绞尽脑汁装病,不如坦然面对。而那些偶尔的小狼狈、小错误,反而让历史人物跳出刻板印象,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卢照邻 #初唐四杰 #唐朝文人 #职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