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剪纸技艺与现代创意在此相遇,山西中阳这座小城正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8月21日上午,山西省第七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借助这一重要平台,中阳县以其剪纸艺术闻名四方,集中展示了非遗文化的创新成果。分会场中阳剪纸文创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园长刁旭及骨干教师团队。她们深入中阳剪纸艺术基地,开展文化考察与交流,亲身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剪纸的独特魅力,共同探索非遗文化与幼儿美育融合的新路径。
作为本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阳剪纸文创基地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深厚底蕴,向来宾呈现了剪纸艺术质朴生动、寓意祥和的独特风格。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俗的中阳剪纸,不仅为文博会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也为幼儿美育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与灵感。
在中阳县剪纸文创基地中,园长与教师们沉浸于红色的剪纸世界。她们以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敏锐,欣赏《抓髻娃娃》《龙凤呈祥》《枣山娃娃》等传统题材中对美好生活的表达,细致观察哪些图案的线条与色彩更契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她们为《十二生肖》系列作品的活灵活现赞叹不已,并热烈讨论如何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课堂内容。
“这些小动物造型既简洁又传神,特别适合小班孩子认知和模仿!”一位教研组长在一组动物剪纸前兴奋地分享她的发现。园长则从更深层面阐释了剪纸的教育价值:“剪纸不仅能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专注力、激发想象力、滋养审美力,真正实现‘玩中学、做中悟’。”
北航幼教团队在刺绣作品《中阳上河图》前驻足良久,无不为其精湛工艺所折服。这幅汇聚中阳县标志性景观与非遗传承的巨制,由三十位绣娘历时三个多月匠心绣成。“正如我们的幼教事业,需要静心耕耘、久久为功。”一位教师的感慨,道出了所有在场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非遗文化在幼儿阶段的创新传承”展开深入交流。北航幼儿园园长刁旭表示:“此次中阳之行是一次文化溯源之旅。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设计出既富含文化底蕴,又能激发幼儿创造力的特色活动。”中阳剪纸基地负责人高度认同幼儿教育作为文化传承起点的重要性,指出“让孩子从小接触并爱上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发扬的最佳途径。”
此次在山西文博会框架下开展的跨界对话,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场教育共融与创新的实践。分会场中阳剪纸文创基地凭借其深厚的剪纸文化底蕴,为北航幼教团队带来了丰富的美育灵感与课程资源,使传统剪纸技艺在现代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黄河客户端:王叶通讯员:秦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