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淮南牛肉汤成为美食爱好者的宠儿

大皖新闻讯在淮河岸边的淮南,一碗汤浓醇鲜的淮南牛肉汤,令许多人回味无穷。8月20日,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市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协会了解到,淮南牛肉汤有不少历史故事与传说。作为淮南传统名小吃,它已成为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宠儿。

淮南牛肉汤被传为“救驾汤”

淮南牛肉汤记载于汉,名传于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据《淮南子》记载:“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详细记载了牛肉的不同烹饪技艺和方法,其中的“熬”就是指熬制牛肉汤。

另据《淮南风采》,五代十国间(公元957年),赵匡胤据兵淮南八公山南塘地,攻打寿春(今淮南市寿县),久攻不下反被兵困南塘,当地百姓纷纷宰杀自家耕牛熬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赵匡胤登基后,淮南牛肉汤在民间被传为"救驾汤"。北宋末年,金兵大规模南下,来自北方金国的优质牛羊肉传入,使牛肉汤的品质不断提高。

元、明、清朝时期,与牛肉汤密切相关的食材佐料,相继传入中国,加入熬制的牛肉汤锅,使牛肉汤开始向“现代牛肉汤”发展转变。清乾隆年间,凤阳府怀远县洛河乡(今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人、翰林大学士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廷御膳高官,深得皇帝厚爱。张政告老还乡后,将清宫秘方融入淮南牛肉汤。自此,淮南牛肉汤以它独特的风味享誉淮河两岸。

淮南牛肉汤走出国门

现代淮南牛肉汤起源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北菜市,做出第一碗汤的是回民饭店。改革开放以后,回民饭店充分发挥烹饪牛羊肉的独特优势,在民间制法的基础上,尝试用熬制的牛肉汤烫豆饼、千张、粉丝等食材,制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淮南牛肉汤,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并得以迅速普及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街头牛肉汤小吃摊不断兴盛,并冠以“淮南牛肉汤”店名,不断到外地开设牛肉汤小吃店,自此淮南牛肉汤风靡全国各地。进入新世纪,淮南牛肉汤走出了国门,在沙特阿拉伯、迪拜设立淮南牛肉汤餐饮旗舰店,并与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协议,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舌尖产业。

作为当地招牌美食,淮南牛肉汤早在2008年就被纳入中华营养早餐工程,2013年6月,淮南牛肉汤制作技艺被淮南市收录为市级非遗名录,2016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录入首批“中华小吃名录”,2017年7月“淮南牛肉汤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2年,淮南牛肉汤入选国家《地标美食名录》,淮南牛肉汤产业园被安徽省发改委批准为“十四五”升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

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