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菲律宾彻底炸锅了!中资一夜之间抽离三大项目,百亿项目一夜停摆,九个工地成了荒草堆

菲律宾彻底炸锅了!中资一夜之间抽离三大项目,百亿项目一夜停摆,九个工地成了荒草堆,就在他们急得团团转时,美日竟扭头就走!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 现阶段,菲律宾的政府官员正处在深切的焦虑之中,情绪十分紧绷。曾经熙攘的建筑工地,如今一片寂静,杂草丛生,它们成了宏大抱负搁浅的无声纪念。 大量中国投资已经撤离,数十亿美元乃至数百亿比索的资金规模,让多个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陷入了停滞。这些工程曾是菲律宾民众改善生活、国家实现发展的希望。 而马尼拉湾开展的填海造地工程,正是这众多项目里的一个。它原计划在2020年启动,要新增2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相当于38个故宫。 项目蓝图里包括了12万套保障房、学校、医院和地铁延长线。当地贫民窟的居民曾对这些规划寄予厚望,期待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然而,如今项目全面停摆,中方已然撤出。那些曾经的承诺,现在都成了遥远的梦想,居民们只能在失望中继续等待。 棉兰老岛水电站项目也面临同样命运。它在2021年动工,投资额接近菲律宾全年基建预算的三分之一,意义重大。 大坝主体已接近封顶,钢筋浇筑高达85米,发电机组也已运抵现场。这座水电站原本设计装机容量1200兆瓦,能提供菲律宾全国电网五分之一的供电量。 但现在,工地停工,水泥罐因无人维护开始结块。更危险的是,雨季来临,洪水可能灌入未完工的坝体,导致前期三年的工作前功尽弃,下游城镇也面临溃坝风险。 马卡蒂地铁项目,原计划投资35亿美元,规划10座车站,有望缓解马尼拉一半的交通拥堵。现在,这个项目也被搁置。 宿务港口扩建项目,中方此前已签署合同,但菲律宾方面却启动了“二次招标”,转而引入美国企业。这无疑撕毁了之前的约定。 价值500亿比索的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也因中资撤出而停滞。达沃市通往萨马尔岛大桥项目同样停滞,钢筋锈蚀,象征着国家发展战略受阻。 2021 年,有一个造价达 646 亿比索的机场项目,当时被菲律宾方面毫无征兆地叫停了。外界普遍认为,这与来自外部的施压密切相关。 中国企业撤离,并非没有缘由。菲律宾政府毫无预兆地提出要求,让中方把本地合作方的持股比例从 30% 上调至 51%,相关政策出现了突然的变动。 临时增加环保评估条款,导致补充材料耗时三个多月。工地多次停工又开工,中方认为无法继续耗费,也无法信任菲方承诺的“五年内无政策变动”。 从去年开始,菲律宾境内的投资环境就变得格外不稳定,波动明显。对于菲律宾存在的 “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范围内的资本大多抱有担忧态度。纯粹的经济项目被政治化,这严重损害了一个国家作为商业伙伴的信誉。 前期投入和停工损失已超过20亿美元,中方选择止损撤资,以避免更大的亏损。这是纯粹的经济考量,也是对不确定环境的直接回应。 菲律宾在第一时间向美日寻求接手,然而所得到的回应却“极具商业化”。美国所推出的援助方案,在外界看来,被称作是带有苛刻条件的商业贷款。 资金需分七年支付,附带高昂利率和额外政治条款。这表明美国评估此投资风险高,与盟友情谊无关。美国对菲律宾的投资规模,远不及中国近年投入。 美国优先向乌克兰追加巨额军事援助,这揭示了菲律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经济分量,远低于其预期。 日本的态度同样谨慎。此前日本援建的马尼拉地铁项目,就因菲方效率低下,延期七年,成本超支近30%。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在2023年报告中强调,未来评估海外项目将更看重合作伙伴的政治稳定性和执行效率。当前政策摇摆的菲律宾,显然不符合日本的标准。 项目停滞带来的困境已波及民众。贫民窟居民在马尼拉市政厅前静坐,棉兰老岛商人联名上书,要求解决供电问题。 菲律宾政府还面临违约赔偿。合同规定,因政策变动停摆需赔偿中方前期投入的70%,这笔赔偿金额约50亿美元。 菲律宾外汇储备约380多亿美元,这笔赔偿将使财政见底,国家经济将承受巨大压力。 经济指标持续恶化。2023年基础设施项目招标连续三个月无人问津,创二十年来最差记录。国际评级机构发出警告,标普全球评级已将菲律宾主权信用展望调整为负面预警。 外国资本撤离速度达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国际金融界已将菲律宾标记为高风险地区,投资信心跌入谷底。 数百名甚至数千名工地工人因此失业,他们只能打零工维持生计。达沃的水果小贩生计受影响,棉兰老岛的榴莲果农也深受其害。 2022年后,菲律宾对华榴莲出口额下降了40%。中国市场转向采购马来西亚和泰国榴莲,导致菲律宾果农产品滞销。许多家庭的“饭碗”因此被打破。 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因缺钱停工,政府却动用超过10亿比索的国库资金扩建美军军事基地。参议员黎拉·德利马批评此举是“本末倒置”,将国家资源用在了与民生无关的战略方向上。